[发明专利]直井螺杆泵运行维护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80337.3 | 申请日: | 2020-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73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段利江;夏朝辉;曲良超;刘玲莉;王建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14/28 | 分类号: | F04C14/28;G06N20/00;F04C2/10;G06Q10/20;G06Q5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孙乳笋;周永君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杆 运行 维护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直井螺杆泵运行维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
监测直井螺杆泵的运行状态,根据所述运行状态分别采集预定的多个部件的运行参数,根据所述运行参数获得对应的失效部件信息;
根据所述失效部件信息采集对应部件的图像数据;
根据所述图像数据和预先构建的状态分析模型获得对应部件的状态数据,根据所述状态数据获得对应部件的失效诱因,并根据所述失效诱因获得预存的维护策略;
获取直井螺杆泵的历史运行数据中失效部件的状态数据,根据历史运行数据中失效部件的状态数据分析获得失效部件的一个或多个失效诱因;根据失效诱因建立对应的维护策略;
所述方法还包含:根据历史运行数据中失效部件的状态数据和图像数据通过学习算法构建状态分析模型;
根据历史运行数据中失效部件的状态数据和图像数据通过学习算法构建状态分析模型还包含:历史运行数据中失效部件的状态数据包含脱扣和撸扣;根据转子接头、定子接头、连接杆接头和油管接头的图像数据中螺纹的图像特征与所述脱扣和所述撸扣之间的关系,通过学习算法构建状态分析模型;
根据历史运行数据中失效部件的状态数据分析获得失效部件的一个或多个失效诱因还包含:所述失效诱因包含腐蚀流体、转子结垢、尾管脱落、排采故障、完井故障、制造故障、泵内供液不足、弹性体故障;将历史运行数据中失效部件的状态数据中螺杆泵的扭矩参数与预定阈值比较,当扭矩参数小于预定阈值时,所述失效诱因为腐蚀流体;当扭矩参数大于预定阈值时,获取螺杆泵的转子的图像数据,当螺杆泵的转子存在结垢特征时,所述失效诱因为转子结垢;当螺杆泵的转子不存在结垢特征时,获取螺杆泵内的物质组成;根据所述螺杆泵内的物质组成获得所述失效诱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井螺杆泵运行维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运行参数获得对应的失效部件信息包含:将所述运行参数与对应部件的预设工作阈值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获得对应的失效部件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井螺杆泵运行维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失效部件包含直井螺杆泵的转子、定子、连接杆和油管;
其中,所述转子包含转子接头和转子体;
所述定子包含定子接头、弹性体和腔体;
所述连接杆包含连接杆接头、光杆和抽油杆;
所述油管包含油管接头和油管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井螺杆泵运行维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螺杆泵内的物质组成获得所述失效诱因包含:
当所述螺杆泵内的物质组成中煤粒占比高于预定阈值,且所述螺杆泵为间歇排采时,所述失效诱因为排采故障;或所述螺杆泵为连续排采时,所述失效诱因为尾管脱落;
当所述螺杆泵内的物质组成中泥沙占比高于预定阈值时,所述失效诱因为完井故障;
当所述螺杆泵内的物质组成中存在预定占比系数的固相时,获取所述螺杆泵的弹性体状态,当所述弹性体状态符合预定标准时,所述失效诱因为制造故障;当所述弹性体状态为膨胀状态时,所述失效诱因为弹性体故障;当所述弹性体状态为硬化状态时,所述失效诱因为泵内供液不足。
5.一种适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井螺杆泵运行维护方法的直井螺杆泵运行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含:监测模块、采集模块和分析模块;
所述监测模块用于监测直井螺杆泵的运行状态,根据所述运行状态分别采集预定的多个部件的运行参数,根据所述运行参数获得对应的失效部件信息;
所述采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失效部件信息采集对应部件的图像数据;
所述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图像数据和预先构建的状态分析模型获得对应部件的状态数据,根据对应部件的状态数据获得对应部件的失效诱因,并根据所述失效诱因获得预存的维护策略;
所述分析模块还用于:获取直井螺杆泵的历史运行数据中失效部件的状态数据,根据历史运行数据中失效部件的状态数据分析获得失效部件的一个或多个失效诱因;根据失效诱因建立对应的维护策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井螺杆泵运行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含建模模块,所述建模模块用于根据历史运行数据中失效部件的状态数据和图像数据通过学习算法构建状态分析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033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源模块以及投影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厨房顶吸式抽油烟机除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