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硫化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78780.7 | 申请日: | 2020-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0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林希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35/02 | 分类号: | B29C35/02;B29C33/10;B29L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邓毅;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兵库***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硫化 模具 | ||
本发明提供轮胎硫化模具,其廉价且耐久性能高。轮胎硫化模具具有环状的侧环(3)。侧环(3)包含沿周向连续的环主体(5)和安装在环主体(5)上的多个零件(6)。环主体(5)包含:第1成型面(51),其用于成型胎侧部;周向槽(52),其从第1成型面(51)起凹陷并沿周向延伸;以及从周向槽(52)至环主体(51)的外部的排气路径(53)。多个零件(6)具有用于成型胎侧部的第2成型面(61),并且彼此在周向上相邻地安装于周向槽(52)。在各零件(6)之间或在零件(6)与环主体(5)之间形成有用于将模具内部的空气经由排气路径(53)排出的微小间隙(7)。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对轮胎的胎侧部进行成型的环状的侧环的轮胎硫化模具。
背景技术
以往,关于具有侧环的轮胎硫化模具,提出了各种方案。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轮胎硫化模具,该轮胎硫化模具设置有将存在于生轮胎与侧环之间的空气排出的间隙。
专利文献1:WO2018/061055公报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侧环由于不连续地形成有用于安装零件的凹部,因此环主体的形状变得复杂,加工困难,因此导致轮胎硫化模具的成本上升。另外,应力容易局部地集中于环主体,有可能给环主体的耐久性能带来障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廉价且耐久性能高的轮胎硫化模具。
本发明是一种轮胎硫化模具,其中,该轮胎硫化模具具有对轮胎的胎侧部进行成型的环状的侧环,所述侧环包含沿周向连续的环主体和安装于所述环主体的多个零件,所述环主体包含:第1成型面,其用于成型所述胎侧部;周向槽,其从所述第1成型面凹陷并沿周向延伸;以及从所述周向槽到达所述环主体的外部的排气路径,所述多个零件分别具有用于成型所述胎侧部的第2成型面,所述多个零件彼此在周向上相邻地安装于所述周向槽,在所述零件之间或在所述零件与所述环主体之间形成有用于将模具内部的空气经由所述排气路径排出的微小间隙。
在本发明的所述轮胎硫化模具中,优选的是,所述多个零件分别在所述侧环的半径方向的内侧或外侧具有第1周面,所述微小间隙包含形成于所述第1周面与所述环主体之间的第1微小间隙。
在本发明的所述轮胎硫化模具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第1周面上形成有第1浅槽,该第1浅槽连接所述第2成型面与所述周向槽的底面,用于构成所述第1微小间隙。
在本发明的所述轮胎硫化模具中,优选的是,所述第1浅槽的深度为所述周向槽的深度的0.06%~0.3%。
在本发明的所述轮胎硫化模具中,优选的是,所述第1浅槽的深度为0.01mm~0.05mm。
在本发明的所述轮胎硫化模具中,优选的是,所述多个零件分别在所述第1周面的相反侧具有第2周面,所述微小间隙包含形成在所述第2周面与所述环主体之间的第2微小间隙。
在本发明的所述轮胎硫化模具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第2周面上形成有第2浅槽,该第2浅槽连接所述第2成型面与所述周向槽的底面,用于构成所述第2微小间隙。
在本发明的所述轮胎硫化模具中,优选的是,所述多个零件分别具有所述侧环的周向的端面,所述微小间隙包含第3微小间隙,该第3微小间隙形成于在所述侧环的周向上相邻的所述零件的所述端面之间。
在本发明的所述轮胎硫化模具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端面形成有第3浅槽,该第3浅槽连接所述第2成型面与所述周向槽的底面,用于构成所述第3微小间隙。
在本发明的所述轮胎硫化模具中,优选的是,第3微小间隙与所述第1微小间隙连通。
在本发明的所述轮胎硫化模具中,优选的是,所述周向槽沿所述侧环的周向连续地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87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