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衣物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78394.8 | 申请日: | 2020-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93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吉龙;李得远;权容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6F37/26 | 分类号: | D06F37/26;D06F21/04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崔炳哲;向勇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衣物 处理 装置 | ||
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设有投入口的箱体;朝向投入口的面设有外桶投入口的外桶;朝向外桶投入口的面设有滚筒投入口的滚筒;沿外桶投入口圆周面设置的第一固定主体;沿投入口圆周面设置的第二固定主体;从第一固定主体向第二固定主体延伸的第一延伸主体;第二延伸主体,从第二固定主体向第一固定主体延伸,直径小于第一延伸主体直径,自由端插入第一延伸主体;连接主体,设有由从第一延伸主体自由端向第二延伸主体延伸的弹性体构成并形成第一延伸主体弯曲面的第一连接面、由从第二延伸主体自由端向第一延伸主体延伸的弹性体构成并形成第二延伸主体弯曲面的第二连接面及由连接第一和第二连接面的弹性体构成的第三连结面;保持连接主体和第二延伸主体的间隔的隔离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衣物处理装置的概念包括洗涤衣物的装置、烘干衣物的装置以及根据用户的选择来洗涤或烘干衣物的装置。现有衣物处理装置包括:箱体,设置有投入口;外桶,通过衰减部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外桶投入口,设置于所述外桶;滚筒,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外桶内部,存储衣物;隔振部,设置为连接所述投入口和所述外桶投入口。所述隔振部是不仅能够防止存储于所述外桶的液体通过所述外桶投入口向箱体的内部泄露,而且阻断向箱体传递在所述外桶产生的振动的部件。
若要设置所述隔振部,则在所述外桶投入口和所述投入口之间需要空间,但是在箱体的体积已确定的衣物处理装置中,用于设置所述隔振部的空间已成为限制所述外桶的体积的原因。即,存在如下缺点:若用于设置所述隔振部的空间变大,则会增加所述投入口和外桶投入口之间的距离(外桶的长度减小),因此外桶的体积变小(洗涤容量减少)。
另一方面,如果向所述滚筒和外桶分别投入衣物和水,则所述外桶朝向所述箱体的底面下沉。如果所述外桶出现下沉,则会增加所述投入口的中心与所述外桶投入口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因此所述隔振部会发生扭曲,进而存在设置于衣物处理装置的隔振部容易因扭曲而受损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更加有效地阻断向箱体传递在外桶产生的振动的隔振部的衣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因扭曲或摩擦而引起的隔振部的磨损和破损最小的衣物处理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门开放投入口时不能在外部确认从洗涤剂供应部和外桶之间形成的存水弯向隔振部移动的水流的衣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该衣物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固定主体,固定于投入口;第二固定主体,固定于外桶投入口;圆筒形状的第一延伸主体,从所述第一固定主体朝向所述第二固定主体延伸;圆筒形状的第二延伸主体,从所述第二固定主体朝向所述第一固定主体延伸;连接主体,连接所述第一延伸主体和所述第二延伸主体,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弯曲面;以及隔离件,设置为保持所述连接主体和所述第二延伸主体之间的间隔。
本发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箱体,设置有投入口和开闭所述投入口的门;外桶,提供存储水的空间,在朝向所述投入口的面设置有外桶投入口;滚筒,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外桶,提供存储衣物的空间,在朝向所述外桶投入口的面设置有滚筒投入口;第一固定主体,沿着所述外桶投入口的圆周面设置;第二固定主体,沿着所述投入口的圆周面设置;第一延伸主体,由从所述第一固定主体朝向所述第二固定主体延伸的圆筒形状的弹性体构成;第二延伸主体,由从所述第二固定主体朝向所述第一固定主体延伸的圆筒形状的弹性体构成,所述第二延伸主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延伸主体的直径,所述第二延伸主体的自由端插入到所述第一延伸主体;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设置有第一连接面、第二连接面以及第三连结面,所述第一连接面由从所述第一延伸主体的自由端朝向所述第二延伸主体延伸的弹性体构成并形成所述第一延伸主体的弯曲面,所述第二连接面由从所述第二延伸主体的自由端朝向所述第一延伸主体延伸的弹性体构成并形成所述第二延伸主体的弯曲面,所述第三连接面由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的弹性体构成;以及隔离件,构成为保持所述连接主体和所述第二延伸主体之间的间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83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X射线图像处理方法和X射线图像处理装置
- 下一篇:光学元件驱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