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刺花嫩枝扦插繁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74305.2 | 申请日: | 202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3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赵丽丽;孙小富;龙才;黄莉娟;赵鑫;王雷挺;陈可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10 | 分类号: | A01G2/10;A01G17/00;A01C21/00;A01C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贵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5 | 代理人: | 曾香兰;蒋琳琳 |
地址: | 550025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刺花 嫩枝 扦插 繁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刺花嫩枝扦插繁殖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1)基质的准备;2)插穗的获取;3)将步骤2)的扦插条分别置于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和生根粉(ABT1,含30%IAA和20%NAA)中浸泡;4)嫩枝扦插;5)插后管理;6)移栽种植。该方法简单易行,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白刺花的扦插快繁,扦插成活率达75.00%,为白刺花在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的生态效益和饲草开发等方面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刺花嫩枝扦插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白刺花(Sophora davidii)又称为狼牙刺、苦刺,属豆科蝶形花亚科槐属,多年生有刺小灌木,广泛分布于西北、华北、华东和西南地区,生态适应性广,具有突出的耐干旱、耐贫瘠、耐火烧、耐践踏等特性,其根深,萌蘖能力强,并具有较强的生物固氮能力,是岩溶山区和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土保持、植被恢复、改良土壤以及绿化造林的先锋树种。其叶和茎柔嫩,适口性好,种子和花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质元素及氨基酸,其花期长,蜜粉丰富,生产中白刺花又是优质的饲草和优良的蜜源植物。白刺花为异花授粉植物,扦插繁殖不仅能很好固定优良种质的优良性状,也能快速繁殖优良种质,是加快白刺花推广应用的有效措施。因此,研究和探索白刺花的扦插快繁技术,对水土保持、生态恢复和饲草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CN201710964389.5倒地铃的扦插繁殖方法,公开了一种倒地铃的扦插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作倒地铃插穗;步骤二、将所述插穗的基部置于生根诱导剂中浸泡6h后捞出,在阴凉处沥干至表面无水后;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处理后的插穗扦插至铺设有基质的苗床中。
该发明(CN201710964389.5)存在问题:1、该发明所述插穗在生根诱导剂中浸泡6h,浸泡时间太长,影响白刺花的繁殖周期;2、该发明所述插穗置于生根诱导剂前先将插穗的基部置于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中浸泡0.5h,容易导致白刺花插穗坏死,降低了生根率;3、该发明所述基质由泥炭土、蛭石和细河沙按体积比为2:1:1组成,细河沙容易引起白刺花插穗不易生根,生长慢。
CN201410841544.0一种地枫皮的扦插繁殖方法,公开了一种地枫皮的扦插繁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插穗的选择与处理:选择健壮的枝条,剪成插穗,将插穗的基部在消毒液中浸泡0.5h后再在生根诱导剂中浸泡2h;b)基质与苗床的准备:扦插基质选用泥炭土、珍珠岩、蛭石和细河沙的均匀混合物,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后做成厚度为15cm的苗床;c)扦插:将插穗倾斜扦插于苗床基质中,深度为7~10cm;d)扦插后苗床的管理:每天早晚对所述苗床喷水,7天后喷施500倍的甲基托布津,每周喷一次,共喷两次,一周后喷洒3/4MS营养液,培养至生根、出苗。
该发明(CN201410841544.0)存在的问题:1、该发明所述扦插先置于0.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0.5h后捞出,再置于生根诱导剂(100~300mg·L-1的萘乙酸,50~200mg·L-1的赤霉素,200~80mg·L-1的吲哚丁酸,10~50mg·L-1的ABT1号生根粉,100~500mg·L-1的矮壮素和50~100mg·L-1的维生素C)中浸泡2h后捞出;容易导致白刺花插穗长势慢,成活率低且不易生根,2、该发明所述基质由泥炭土、蛭石和细河沙按体积比为2:1:1组成;细河沙容易引起白刺花插穗不易生根,生长慢。
DOI:10.13456/j.cnki.lykt.2004.05.013王会儒、郭星;白刺花育苗技术,公开了白刺花种子育苗的方法:1、采种方法;2、苗圃地选择;3、整地及营养土配置;4、种子催芽处理;5、播种;6、苗期管理。该方法适用于种子繁殖白刺花,步骤复杂,周期长。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发明人通过大量研究实验,发明了一种方法简单易行,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白刺花的扦插快繁,扦插成活率达75.00%,为白刺花在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的生态效益和饲草开发等方面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43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