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跨度建筑物的防沉降装置及防沉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74240.1 | 申请日: | 202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6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代建波;吕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代建波 |
主分类号: | E02D27/00 | 分类号: | E02D27/00;E04B1/342 |
代理公司: | 西安佩腾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6 | 代理人: | 曹宇飞 |
地址: | 710061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跨度 建筑物 沉降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大跨度建筑物的防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跨度建筑物的防沉降装置包括支撑基座(1)以及支撑机构(2);大跨度建筑物通过支撑机构(2)与支撑基座(1)相连接;
所述支撑基座(1)包括自上而下依次相连的滑动板(13)、滚珠(12)和底座(11);所述支撑机构(2)与滑动板(13)相接触,且在滚珠(12)作用下,支撑机构(2)随着滑动板(13)相对于底座(11)水平滑动;
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大管(21)以及小管(22);所述小管(22)的一端套装在大管(21)的一端内且小管(22)能沿大管(21)的轴向自由伸缩;所述小管(22)的另一端与煤棚活动连接;所述大管(21)的另一端与滑动板(13)相接触;
所述支撑机构(2)上还设置有千斤顶(3);所述千斤顶(3)一端与大管(21)一端相固定;所述千斤顶(3)另一端通过连接件(4)与小管(22)相固定;
所述大管(21)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半球体;所述滑动板(13)上设置有球形凹槽;所述半球体的外径与球形凹槽的内径相匹配,所述大管(21)另一端通过半球体和球形凹槽与滑动板(13)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建筑物的防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3)为两个,分别对称置于大管(21)的轴向两侧。
3.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大跨度建筑物的防沉降装置的防沉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当检测到大跨度建筑物的地基发生沉降,且原支柱发生变形时,将权利要求1中的支撑基座(1)和支撑机构(2)均紧贴在大跨度建筑物发生沉降变形的原支柱旁,且支撑机构(2)的顶端与大跨度建筑物连接;
2)通过调节支撑机构(2)的竖直方向高度,确保支撑机构(2)的顶端始终位于大跨度建筑物的标高处;
3)通过支撑基座(1)上的滑动板(13)、滚珠(12)和底座(11),使得位置偏移能是始终保证地基稳定,支撑机构(2)不发生沉降变形;
所述步骤1)的具体操作过程是,底座(11)置于地面上,大管(21)一端置于滑动板(13)上;同时置于大管(21)另一端内的小管(22)顶端与大跨度建筑物连接;
所述步骤2)的具体操作过程是,由于大管(21)内部设置有小管(22),当大跨度建筑物地基发生沉降时,通过调节千斤顶(3)使得小管(22)在大管(21)的轴向上伸缩,确保小管(22)的顶端始终位于大跨度建筑物的设计标高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跨度建筑物的防沉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具体操作过程是,煤棚沉降过程中岩溶地区的岩层发生偏移,由于滑动板(13)在滚珠(12)作用下相对于底座(11)水平滑动;置于滑动板(13)上的大管(21)随着滑动板(13)在底座(11)水平滑动,大管(21)稳定不发生沉降;且大管(21)的下端设置有半球体,滑动板(13)上设置有球形凹槽;所述大管(21)通过半球体和球形凹槽与滑动板(13)相接触,使得大管(21)始终保持垂直状态,减少地基沉降对大管(21)产生的扭矩,从而有效避免大管(21)扭矩变形,使得大管(21)和小管(22)对大跨度建筑物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跨度建筑物的防沉降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保证大管(21)能在滑动板(13)的平面范围内移动且不滑出其平面范围,滑动板(13)的水平尺寸要远大于大管(21)的水平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代建波,未经代建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424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