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冰箱菜品管理方法、冰箱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73257.5 | 申请日: | 2020-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6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 发明(设计)人: | 高洪波;孔令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02 | 分类号: | G01N33/02;G01N21/25;G01N33/00;G16H20/6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沈晓敏 |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冰箱 菜品 管理 方法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冰箱菜品管理方法、冰箱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步骤:获取用户设定的菜品检测模式信息;控制与所述用户设定菜品检测模式信息相匹配的检测模块,对已存储菜品的新鲜度进行检测;将检测到的菜品新鲜度信息发送至用户移动终端。通过上述设置,可解决目前智能冰箱中的已存储菜品由于存储时间较长后用户无法及时了解菜品新鲜情况而无法有效管理菜品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冰箱菜品管理方法、冰箱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冰箱是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保鲜设备,用户可以将隔夜菜等菜品放入冰箱的保鲜层,以保证在一定的保鲜周期内维持菜品的新鲜度与口感,方便用户后续食用。
当隔夜菜等菜品存储较长的时间后,会逐渐不新鲜直至腐败。在整个过程中,菜品中也会产生过多的亚硝酸盐、细菌、气味等生化变化,易导致冰箱内存储区域脏乱,并容易污染其他新鲜食材或菜品;且一旦用户误食产生变化后的菜品,极易导致卫生与健康问题。
因此,对智能冰箱中隔夜菜等菜品进行检测并有效地管理愈加重要,菜品新鲜度检测与管理等功能可帮助用户及时了解冰箱内存储的菜品新鲜情况并合理有效地管理冰箱内的菜品,避免浪费,防止卫生与健康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菜品管理方法、冰箱及存储介质,来解决目前智能冰箱中的已存储菜品由于存储时间较长后用户无法及时了解菜品新鲜情况而无法有效管理菜品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菜品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设定的菜品检测模式信息;控制与所述用户设定菜品检测模式信息相匹配的检测模块,对已存储菜品的新鲜度进行检测;将检测到的菜品新鲜度信息发送至用户移动终端。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方法还包括:当用户设定菜品检测模式为亚硝酸盐检测模式时,控制亚硝酸盐检测模块对已存储菜品的亚硝酸盐浓度和亚硝酸盐含量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获取已存储菜品的新鲜度信息。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方法还包括:当用户设定菜品检测模式为细菌检测模式时,控制细菌检测模块对已存储菜品的细菌浓度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获取已存储菜品的新鲜度信息。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方法还包括:当用户设定菜品检测模式为气味检测模式时,控制气味检测模块对已存储菜品的气味强度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获取已存储菜品的新鲜度信息。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方法还包括:当用户设定菜品检测模式为光谱分析检测模式时,控制光谱分析检测模块对已存储菜品的理化与微生物数值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获取已存储菜品的新鲜度等级信息。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用户预设的信息接受时间;在用户预设信息接受时间范围内,将检测到的菜品新鲜度信息发送至用户移动终端。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检测到的菜品新鲜度信息为菜品腐败时,控制专属存储区域内设置的抽真空模块,对专属存储区域进行抽真空密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冰箱,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冰箱菜品管理方法中的步骤。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冰箱设有用于存放所述菜品的专属存储区域,所述专属存储区域设有亚硝酸盐检测模块、细菌检测模块、气味检测模块以及光谱分析检测模块四种检测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冰箱菜品管理方法中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32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