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注聚驱油水井聚合物吸附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72655.5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98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业飞;李强;丁名臣;杨震;赵敏;钱程;赵宁;曲正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E21B43/22 | 分类号: | E21B43/22 |
代理公司: | 济南竹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0 | 代理人: | 吕利敏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注聚驱 油水 聚合物 吸附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石油开采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降低注聚驱油水井聚合物吸附的方法。通过对储层进行强亲水化学改性,将储层砂体表面改性为强水湿表面,使储层优先与水结合,进而在储层亲水表面与聚合物之间形成一层水膜,降低注聚驱过程中聚合物的吸附量。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防止聚合物吸附,进而达到增产增注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开采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降低注聚驱油水井聚合物吸附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聚合物驱是油田开发的一种重要开采方式,聚合物驱的原理是采用水溶性聚合物作为驱替相,利用聚合物优异的流度控制性能,提高驱替过程中的波及体积,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通常在进行聚合物驱的过程中采用与表面活性剂驱复合的方式。
聚合物驱的过程中,由于聚合物本身的特性,在驱动过程中会在岩石表面发生吸附、滞留,特别是在注入井及采出井附近的吸附、滞留会对储层渗透率造成一定的影响,表现为油井产出量下降、水井注入难度增大。各类聚合物吸附的原因和规律在近几十年里研究的比较充分。对于防止聚合物吸附的方法,通常在聚合物驱过程中会考虑添加一定量的牺牲剂作为防止聚合物吸附的方法,即在聚合物中添加一定量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或者小分子醇类,其作用原理是通过该类物质与地层的优先吸附,降低聚合物在储层的吸附量。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在聚合物驱的前端添加一定量的牺牲剂段塞,用于降低聚合物在储层中的吸附。但牺牲剂在注入过程中由于在储层中的吸附,会快速损耗、消失,后续注入聚合物的防吸附能力弱化,同时由于采用的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或者是小分子醇类,该类防吸附剂与储层是以范德华力结合,相对结合力较弱,在后续聚合物驱或者水驱冲刷过程中容易脱落、解析,失去防聚合物吸附的功能,特别是针对油水井的近井地带,由于注聚生产过程时间长,在油水井的近井地带不能有效地防止聚合物吸附,造成孔喉孔道堵塞,使得部分油水井生产能力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无法更好有效解决注聚驱油井生产过程中见聚后,聚合物在近井地带及储层吸附,造成油井渗透率降低,导致产量下降;聚合物在近井地带堆积、堵塞造成注入井注入压力升高或者注入量降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降低注聚驱油水井聚合物吸附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防止聚合物吸附,进而达到增产增注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降低注聚驱油水井聚合物吸附的方法,通过对储层进行强亲水化学改性,将储层砂体表面改性为强水湿表面,使储层优先与水结合,进而在储层亲水表面与聚合物之间形成一层水膜,降低注聚驱过程中聚合物的吸附量。
所述储层的强亲水化学改性通过聚硅醚类亲水偶联剂与储层砂体的反应实现。
所述降低注聚驱油水井聚合物吸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计算数据:选取注聚区油水井,根据储层物性,计算处理半径及后续强氧化剂和聚硅醚类亲水偶联剂的用量;
(2)储层表面预处理:注入强氧化剂,关井反应,分解储层砂体附着、吸附的聚丙烯酰胺及部分原油,使储层中石英砂表面的硅羟基裸露在表面;强氧化剂的作用是和粘附在岩石表面的聚丙烯酰胺反应,一般来说需要24小时以上才能清除岩石表面的聚丙烯酰胺。
(3)储层强亲水化学改性:注入聚硅醚类亲水偶联剂,关井反应,聚硅醚类亲水偶联剂与储层石英砂发生交联反应,构筑强亲水涂层界面;控制接枝密度及均匀度,形成亲水基团均匀分布的石英砂表面。关井天数一般在24小时到48小时。
(4)开井正常生产。
所述强氧化剂为由过硫酸盐与还原剂构成的复合体系、过硫酸盐和次氯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聚硅醚类亲水偶联剂为硅烷封端聚醚。
所述硅烷封端聚醚的分子量为300~1200。
所述硅烷封端聚醚的主要分子结构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26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转向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转向机衬套压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