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造渣料与轻薄废钢混合加工入炉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71602.1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93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魏崇一;廖相巍;朱晓雷;杨骥;许孟春;王爽;赵成林;康伟;李广帮;彭春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C21C5/28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造渣 轻薄 废钢 混合 加工 工艺 | ||
一种造渣料与轻薄废钢混合加工入炉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造渣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铝灰38‑41份、石灰石33‑37份、轻烧白云石22‑26份、工业沥青1.7‑2.3份,混合后的造渣料粒度为20‑50mm;将轻薄废钢和造渣料混在一起后预热到150‑200℃,进行冲压形成打包块;造渣料的加入量占总重量的1/4~1/3;兑铁前将废钢槽中的裹挟造渣料的轻薄废钢打包块一次性加入,等待铁水的兑入。本发明提高转炉轻薄废钢的加入量,增加15wt%~30wt%;造渣料中的金属铝和沥青可以作为热源,为转炉提供热源,提高化渣速度;提供MgO,起到保护炉衬的作用;形成低熔点炉渣,促进转炉前期脱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领域,转炉炼钢过程,尤其涉及一种造渣料与轻薄废钢混合加工入炉工艺。
背景技术
从理论上分析废钢是可以无限循环的铁素资源,根据废钢协会统计预测,2018年全国废钢铁资源产生总量为2.2亿吨,同比增加2000多万吨,增幅10%,社会钢铁蓄积量约90亿吨。并且在现行环保压力下,多使用一吨废钢铁可减少1吨原煤和1.7吨精矿粉的消耗,减少4.3吨原矿的开采,并且减少大量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1.6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在转炉炼钢生产过程中,废钢往往轻重搭配,用来调配比重和整体配重。轻薄废钢是转炉炼钢过程中必须使用的一种废钢类型,相对于重废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并且轻薄废钢柔软可加工,将炼钢过程必用的造渣炉料(简称渣料)、发热剂、含铁物料等装入容器中,将这些原料与废钢打包后一同加入炉中,不仅可以改变废钢的配重和密度,还可以起到节省冶炼时间、快速化渣和净化钢液的效果,对于提高转炉产量有很大帮助。
在钢厂的应用方面,渣料随着冶炼过程在高位料仓加入,但是粒度较大的(如直径≥60mm)由于块大,在皮带运输上很容易损伤皮带或堵塞出料口,很难在料仓加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造渣料与轻薄废钢混合加工入炉工艺,使轻薄废钢裹挟渣料直接从废钢槽加入转炉。为转炉提供热源,提高化渣速度;为炉渣提供MgO,起到保护炉衬的作用;形成低熔点炉渣,有利于早化渣,促进转炉前期脱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造渣料与轻薄废钢混合加工入炉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轻薄废钢的厚度≤2mm,尺寸满足≥400×600mm,且≤1000×1000mm的板条形废钢;
2)造渣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铝灰38-41份、石灰石33-37份、轻烧白云石22-26份、工业沥青1.7-2.3份,将工业沥青作为粘结剂加入到混合后的渣料中,混合后的造渣料粒度为20-50mm;
3)将轻薄废钢和步骤2)中所得到的造渣料混在一起后预热到150-200℃,进行冲压,形成打包块;造渣料的加入量占总重量的1/4~1/3;
4)兑铁前将废钢槽中的裹挟造渣料的轻薄废钢打包块一次性加入,摇炉,等待铁水的兑入。
所述铝灰中的Al含量为18wt%-22wt%、Al2O3含量为76wt%-81wt%。
所述石灰石中CaCO3≥95wt%。
所述轻烧白云石中CaO≥40wt%,MgO≥30wt%。
上述步骤3)中冲压块的尺寸为200×400×400mm~400×1000×10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16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