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酸性废水的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70424.0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3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浩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B01F7/04;B01F3/08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张加宽 |
地址: | 230061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酸性 废水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酸性废水的处理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均匀固接有多个支腿,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口,所述外壳的左上角及右上角均固接有进液管,所述挡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转筒上对应挡板的第一通孔位置均开设有第二通孔。该工业酸性废水的处理装置,将蒸腾装置与中和室合二为一,极大的缩减了占地面积,降低了成本,具体如下:通过挡板、转筒、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配合,实现了分割层的开关控制,通过电加热棒、连接座、导电环和电源线的配合,实现了蒸腾室内酸性废水的浓缩,通过主轴和搅拌杆的配合,加速了中和室内的中和处理,通过第二电机、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的配合,实现了搅拌机构的动力供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酸性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业酸性废水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水包括生产废水、生产污水及冷却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工业废水种类繁多,成分复杂。例如电加盐工业废水中含有汞,重金属冶炼工业废水含铅、镉等各种金属,电镀工业废水中含氰化物和铬等各种重金属,石油炼制工业废水中含酚,农药制造工业废水中含各种农药等。由于工业废水中常含有多种有毒物质,污染环境对人类健康有很大危害,因此要开发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并根据废水中污染物成分和浓度,采取相应的净化措施进行处置后,才可排放。
在进行酸性废水的处理室,对于浓度较高的酸性废水优先考虑回收再利用,而对于酸性较低的废水则考虑浓缩再利用或浓缩后再进行中和处理,而在现有技术中,浓缩装置及中和装置采用两体式设计,这极大的增加了处理装置的占地面积,从而导致了污水处理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酸性废水的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现有技术中,浓缩装置及中和装置采用两体式设计,这极大的增加了处理装置的占地面积,从而导致了污水处理成本的增加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酸性废水的处理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均匀固接有多个支腿,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口,所述外壳的左上角及右上角均固接有进液管,所述外壳的底端与出液管相固接且互为连通,所述出液管上安装有阀门,所述外壳的内部中间位置一体成型有分隔层,所述分割层的左下角和右下角均固接有输入管,所述输入管与中和室相连通,所述分隔层将外壳分隔为上半部分的蒸腾室和下半部分的中和室,所述分隔层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开关机构;
所述开关机构包括挡板、转筒、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所述挡板与分隔层的中间位置相固接,所述分隔层的下表面与转筒的上表面紧密贴合,所述转筒的外壁通过轴承与分隔层活动相连,所述挡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转筒上对应挡板的第一通孔位置均开设有第二通孔。
优选的,所述分隔层内部右端安装有第一动力机构;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第一电机、转轴、第一齿轮、第一连接轴、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二连接轴;
所述第一电机的底部与分隔层相固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的右端相固接,所述转轴的左端底部与第一齿轮的右端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连接轴的顶部相固接,所述第一连接轴通过轴承与外壳分隔层活动相连,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底部与第二齿轮相固接,所述第二齿轮的左端与第三齿轮的右端相啮合,所述第三齿轮通过轴承与第二连接轴的底端活动相连,所述第二连接轴的顶端与分割层相固接,所述第三齿轮的左端与转筒的右下角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分割层的上表面均匀固接有多个蒸腾机构;
所述蒸腾机构包括电加热棒、连接座、导电环和电源线;
多个所述电加热棒的底部与连接座相固接,所述连接座与分割层上表面相固接,多个所述连接座的底部均与导电环,多个所述导电环均通过导线与电源线电性相连,所述电源线从分割层的左端伸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浩,未经王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04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