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稳定性的桥梁转体施工用防倾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70323.3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1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梁旭;王良;靳飞;王福华;李理;周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海润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8 | 分类号: | E01D21/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王春娇 |
地址: | 43008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性 桥梁 转体 施工 倾覆 系统 | ||
一种高稳定性的桥梁转体施工用防倾覆系统,包括圆环状的滑道(2),滑道(2)上部沿圆周方向间隔均布撑脚系统(3)和千斤顶(4),撑脚系统(3)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有预埋板(5)、撑脚(6)、框架(7)和锥形小车(1),预埋板(5)底部与撑脚(6)顶部连接,撑脚(6)放置在框架(7)上,锥形小车(1)顶部框架设置在框架(7)底部凹槽内,锥形小车(1)底部滚子与滑道(2)相配合,锥形小车(1)可在滑道(2)上滚动,可在不转动梁体的状态下进行配重计算及配重,桥梁转体期间撑脚系统(3)始终带力旋转,上转盘的姿态始终固定,梁体姿态稳定,无需进行转体后的梁体姿态调节,节约工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倾覆系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高稳定性的桥梁转体施工用防倾覆系统,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高速铁路、公路的建设,相继涌现出一大批跨越既有铁路及高速公路的大型桥梁。此类大型桥梁由于受施工环境及交通因素的制约,采用常规施工方法难度很大;通常采取转体法施工以能较好的避免对其他线路运输的影响。
转体法施工,即在合适的位置先将半桥预制完成,然后以桥梁结构本身为转动体,使用一些设备,分别将两个半桥转体到桥位轴线位置合拢成桥。但是,在桥梁转体施工过程中,由于其重心不能完全保证在旋转轴心,因此桥梁在转体的过程中其重心距离轴心会有一个偏心距,偏心距产生倾覆力矩。
现有的转体施工防倾覆系统多采用撑脚加滑道的结构形式,撑脚与滑道有一定间隙,转体前一般使用位移突变法进行称重试验,根据称重结构进行配重,保证梁体的偏心距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该防倾覆系统,由于撑脚与滑道间隙的存在,桥梁落架后会产生倾斜,平转就位后还需进行高程方面的姿态调节,控制梁体线型;此外,使用位移突变法进行称重试验时,需使用外力破坏梁体的落架姿态,容易使梁体受到冲击荷载,对梁体产生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稳定性的桥梁转体施工用防倾覆系统。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高稳定性的桥梁转体施工用防倾覆系统,包括圆环状的滑道,所述的滑道上部沿圆周方向间隔均布撑脚系统和千斤顶。
所述的撑脚系统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有预埋板、撑脚、框架和锥形小车,所述的预埋板底部与撑脚顶部连接,所述的撑脚放置在框架上,所述的锥形小车顶部框架设置在框架底部凹槽内,锥形小车底部滚子与滑道相配合,锥形小车可在滑道上滚动。
所述的锥形小车顶部框架与框架底部之间设置有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采用千斤顶进行临时支撑,实时显示压力,根据该压力值进行重心计算后配重,可在不转动梁体的状态下进行配重计算及配重,不破坏梁体的初始状态,转体系统稳定。
2、本发明为多支点带力的防倾覆系统,桥梁转体期间撑脚系统始终带力旋转,在转体过程中上转盘的姿态始终固定,梁体姿态稳定,无需进行转体后的梁体姿态调节,可节约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撑脚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锥形小车1,滑道2,撑脚系统3,千斤顶4,预埋板5,撑脚6,框架7,橡胶垫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图2,一种高稳定性的桥梁转体施工用防倾覆系统,用于在桥梁转体的过程中防止桥梁倾斜的系统,包括滑道2,所述的滑道2上部沿圆周方向间隔均布撑脚系统3和千斤顶4。千斤顶4具有自锁功能并可显示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海润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海润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03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