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步法真空玻璃合片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9345.8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8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滕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中腾志远真空玻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27/10 | 分类号: | C03C27/1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赵伟敏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太白***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步法 真空 玻璃 生产线 | ||
本发明涉及真空玻璃制造领域,公开了一种一步法真空玻璃合片生产线,其包括贯穿整条生产线的输送辊道,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料平台、一号仓、二号仓、三号仓和出料平台;进料平台与一号仓的入口之间设置有密封门Ⅰ,一号仓的出口与二号仓的入口之间设置有密封门Ⅱ;二号仓内壁上设置有反光隔热内套,反光隔热内套顶部和底部均布置有辐射加热管,二号仓的出口与和三号仓的入口之间设置有密封门Ⅲ,三号仓的出口与出料平台之间设置有密封门Ⅳ。本发明的生产线使抽真空和封边同时进行,无需反复升温降温,一次升温降温即可完成合片工序,用时极大缩短,只需30分钟左右,用时缩短产量自然提高,整个生产过程成本也极大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空玻璃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一步法真空玻璃合片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真空玻璃的生产过程中,合片工序通常采用两步法:先封边后抽真空,封边时需要先加热再降温,抽真空时也需要先升温再降温,重复的升温降温使得整个过程时间较长,最少也需要3-4个小时,而且产量低,人工电量等消耗较多,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合片工序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一步法真空玻璃合片生产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步法真空玻璃合片生产线,包括贯穿整条生产线的输送辊道,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料平台、一号仓、二号仓、三号仓和出料平台;
进料平台与一号仓的入口之间设置有密封门Ⅰ,一号仓的出口与二号仓的入口之间设置有密封门Ⅱ,一号仓和二号仓上面通过管道实现连通,连接管道上设置有连通阀;一号仓上还设置有抽真空装置和放气口;
二号仓内壁上设置有反光隔热内套,反光隔热内套顶部和底部均布置有辐射加热管,输送辊道位于上下辐射加热管之间;辐射加热管分区设置,使进入二号仓的玻璃逐步升温,合片位置位于二号仓的最后段;二号仓上还设置有抽真空装置;
二号仓的出口与和三号仓的入口之间设置有密封门Ⅲ,二号仓和三号仓上面通过管道实现连通,管道上设置有连通阀;
三号仓上设置有抽真空装置和冷风进气装置,三号仓的出口与出料平台之间设置有密封门Ⅳ。
优选地,一号仓为低真空仓,通过抽真空装置使其压强低于1000P。
优选地,二号仓为高真空仓,通过抽真空装置使其压强达到10-3-10-4p。
优选地,二号仓内的玻璃的温度从室温逐步升高到300°-450°。
优选地,三号仓为降温仓,通过冷风使温度降至40°-80°即可出仓。
优选地,三号仓内还设置有辐射加热管。
优选地,输送辊道粗细间隔均布。
优选地,二号仓和三号仓内均设置有红外线测温装置。
优选地,辐射加热管采用红外线加热管。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生产线,二号仓内始终处于高真空环境,不需要抽真空和破真空的反复操作,抽真空和封边同时进行,一次升温降温即可完成合片工序,无需反复升温降温,用时极大缩短,整个过程只需30分钟左右;
(2)本发明的二号仓内设置多个加热工位,每个加热工位加热5-7分钟,通过连续加热使玻璃的温度升高到合片温度,这样可以做到每5-7分钟进入一波玻璃,循环快,效率高;而如果在一个工位上使玻璃的温度升高到合片温度,则需要间隔15-20分钟才能进入一波玻璃,循环慢,效率低;
(3)本发明的二号仓在真空环境下采用辐射加热的方式进行升温,与传导加热相比,无需间隔隔热设置(门),更便于操作,提高了加工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中腾志远真空玻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中腾志远真空玻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93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取定型桶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玻璃幕墙攀爬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