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织针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8906.2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6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冯加林;冯天元;巫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加林;冯天元;巫友群;周宇 |
主分类号: | D04B35/04 | 分类号: | D04B3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吴静安 |
地址: | 210018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针,设于横编织机前、后针床上的针槽内,并可与后针床或前针床上对应针槽内织针做相互配合动作,且包括:针钩、针舌、针柄、第一移圈部、设有凸起的簧片以及由凸起内腔形成的针钩插接槽,其中:簧片还设有沿凸起后侧设置的形变面;并使簧片沉于针柄一侧的凹槽中,凸起和形变面均不凸出针柄对应侧最外侧的侧面,且在移圈编织中插入簧片与针柄之间的对应织针使形变面因弹性形变向外转动,带动凸起向外张开,使挂在第一移圈部和第二移圈部上的线圈得到扩张。因凸起不再占用针柄以外的空间,从而使形成针槽两侧的钢片不再需要加工与凸起配合的槽,使得钢片的加工工艺及对应的安装大为简化,从而大大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编织的织针,尤其涉及用于横编织机的织针。
背景技术:
横编织机对称设置有前针床和后针床,前、后针床上分别设有一一对应的针槽,针槽内分别置有织针。如图35、36,织针一般具有针钩A1、针舌A2和针柄A3,针舌A2设于针钩A1的后侧,通过转动可闭合针钩A1,针柄A3由依次设置在针钩后部的针杆A31和针身A32组成,针身A32自针杆后侧沿宽度方向向上伸出而宽于针杆的宽度,针身前侧与针杆后侧交接处形成凹形的第一移圈部A4。
在做一般编织时,织针沿针槽上下运动,使织针上的线圈相对织针运动,在运动到对应于针舌位置就会带动针舌转动,使针舌闭合或使闭合在针钩上的针舌打开。
在做移圈编织时,需要前、后针床上对应针槽内的两织针相互配合动作,例如,将原先处于前针床一针槽内的织针(如为织针A)上的线圈X转移到后针床与之对应针槽内的织针(如为织针B)上,因此织针B上的针钩B1需要插入处于织针A上的线圈内,为使插入可靠,在织针的针杆及针身同一侧设置簧片A5,用以撑开线圈,以使织针B能从被撑开扩大的线圈中心插入。
现有织针上的簧片是按织针长度方向基本整体折弯成一个由前侧斜面A51b、后侧斜面A51c和顶端面A51a构成的梯形状的凸起A51,参见图36,凸起A51的内腔形成一个针钩插接槽A511,凸起A51后侧是用于与织针连接而形成的连接端A512,一般通过焊接连接在针身上,凸起前侧是一个贴合端A513,贴合在针柄上。为使连接端和贴合端不会对线圈移动形成妨碍,一般将其沉在槽内。凸起A51显然高于织针对应侧面,并跨于针杆A31和针身A32上,且对应于针身A32部分宽于所对应于针杆A31部分,宽窄两部分的结合处形成凹形的第二移圈部A52,第二移圈部A52与第一移圈部A4位置相对应。
在进行移圈编织时,例如上述的织针A上的线圈X转移到织针B上的移圈编织时,织针A上的线圈X通过凸起的前侧斜面A51b滑动到凸起A51的顶端面A51a上并对应于第一移圈部和第二移圈部的位置,被扩圈,与此同时织针B从针钩插接槽下方插入针钩插接槽A511内,并由针钩插接槽A511插入挂在织针A上的线圈X中,在此期间织针B将产生相对织针A长度方向的运动,因此针钩插接槽需要足够长,以提供适配长度的运动空间;同时为了使待扩圈的线圈更容易地由前侧斜面A51b滑动到凸起的顶端面A51a上实现扩圈,其前侧斜面的斜度要尽量平缓,即斜度小,并且为保证对应织针顺利插入针钩插接槽,针钩插接槽的顶端面至底端面之间形成的槽深h至少为针钩的厚度;同样的为了使线圈更容易地由后侧斜面A51c滑动到顶端面A51a上,后侧斜面A51c的斜度也要尽量小,这样凸起部分就会过长,刚性差,在遇到线圈斜拉或横拉时容易变形,不利于织针插入,从而降低插入的可靠性;若后侧斜面斜度大,线圈不易从凸起的后侧斜面滑动到凸起的顶端面,会出现线圈被“刮线”的现象;为提高簧片的刚性,避免“刮线”现象,需要使凸起部分足够地高。
上述具有簧片的织针还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簧片上的凸起高于织针对应侧面,需要占用对应一侧的空间,而为减小针槽宽度,一般在形成针槽侧面的钢片上加工与其适配的槽,从而给出凸起的占用空间,但由此增加了针板的加工工序和加工难度,并且装配时需要使簧片上的凸起与钢片上的槽进行相互配合的安装,使得工作效率低,安装难度大,从而增加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加林;冯天元;巫友群;周宇,未经冯加林;冯天元;巫友群;周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89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