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门的安全触板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65280.X | 申请日: | 2020-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6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 发明(设计)人: | 邵召周;吴子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北仑欣凌电梯配件厂;宁波微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13/26 | 分类号: | B66B13/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安全 触板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门的安全触板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组、第二连杆组、安全触板;第二连杆组包括安装底座、联杆、微动开关、预设于地坎上的收拢支架;联杆下端设置有朝向地坎设置的限位板,限位板上设置有用于抵紧微动开关上的开关的压板;收拢支架包括驱动杆和抵紧板。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将安全触板设置在任一一扇轿厢的后端面,实现该安全触板能够始终处于检测状态,同时通过收拢支架的设置确保该安全触板能够自动提升以符合轿厢门开门到位后的门间距,通过单侧安装安全触板,大大简化降低了安装调试的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门的安全触板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楼层建筑的不断涌现,电梯逐渐得到普及和发展。电梯在给用户带来方便的同时,其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逐渐受到重视。电梯门系统在电梯安全保护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轿门夹人的保护一般通过光幕检测门之间障碍物后提供给门机控制一个反开门操作信号来实现,但是当遇到光幕损坏或火灾烟雾等工况下光幕失效时还是无法避免夹人情况的出现。
例如图6所示的电梯门结构图,安全触板通过较为复杂的联动机构进行收拢或者凸设于轿厢门上,此类电梯在关门到位时,联动机构会带动安全触板自动提升,避免两扇安全触板之间发生相互碰撞,因而导致电梯门关闭时的最后20mm左右的间距是未存在安全触板的,致使安全触板无法检测出物体,如电钻钻头、透明玻璃,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门的安全触板机构,具有关门到位前始终能够检测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梯门的安全触板机构,包括位于上端的第一连杆组、位于下端的第二连杆组、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杆组和所述第二连杆组上且凸出于轿厢门外侧设置的安全触板;
所述第二连杆组包括用于安装于轿厢门后端面上的安装底座、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安全触板上且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底座上的联杆、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下端的微动开关、预设于地坎上的收拢支架;
所述联杆下端设置有朝向地坎设置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用于抵紧所述微动开关上的开关的压板;
所述收拢支架包括用于将所述限位板上的压板顶离所述微动开关的驱动杆、位于所述驱动杆上端且当所述驱动杆将压板顶离微动开关后同时能抵紧于所述微动开关的开关的抵紧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全触板通过第一连杆组和第二连杆组固定在轿厢门的后端面,同时在对应的另一扇轿厢门上未设置任何零部件,当两扇轿厢门相互靠近时,该安全触板能够深入到另一扇轿厢门的后端面。使得当电梯开关门到位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间隙存在的问题相比,触板始终处于检测状态,能够通过机械方式检测出例如电动钻头、透明玻璃等较细的外物,提高整体的电梯使用安全环境。
安全触板下端的第二连杆组中的连杆下端设置有限位板,由于安全触板始终处于自由下垂状态,因而该限位板上的压板能够使用压紧于微动开关上的开关,当外物触碰导致安全触板上升后,微动开关被打开后输出型号给电梯,电梯开始暂停开启或反向开门等动作。另一方面由于电梯之间的具有明确的开门距标准,因而为了在开门到位后将安全触板自动收回,在地坎上预设一个收拢支架,收拢支架上设置有一根驱动杆和一块抵紧板。
当轿厢门开门到位后,该驱动杆能够驱动限位板发生转动,此时安全触板实现自动提升,同时当限位板上的压板将离开微动开关时,抵紧板能够替代压板的作用继续将微动开关的开关压紧,确保该微动开关始终处于关闭状态,避免出发微动开关而导致轿厢门的其他动作;当轿厢门开始关门时,微动开关远离收拢支架时,安全触板由于重力原因又会自动下落将限位板上的压板继续压紧微动开关的开关。相比于现有技术,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且同时能够满足持续检测以及符合门间距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北仑欣凌电梯配件厂;宁波微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北仑欣凌电梯配件厂;宁波微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52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