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拔式两方向均可插入的USB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3642.1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2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辰啸;杨帆;夏蔓芸;胡友天;王邺;朱翼虎;许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辰慕芸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0 | 分类号: | H01R13/60;H01R13/631;H01R13/02;H01R13/635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陈波;张芳 |
地址: | 243011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免拔式两 方向 均可 插入 usb 插座 | ||
本发明公开了插座技术领域的一种免拔式两方向均可插入的USB插座,包括外壳和内部可移动接触板,外壳内壁开设有卡槽,内部可移动接触板滑动卡接在外壳的内腔,USB插座还包括触点、内板复位弹簧、弹出盒、扭簧、弹出盒弹簧、金属簧片和扭簧槽,外壳的内腔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触点,通过简单的结构,解决了USB插头不管方向均可以插入,反面转换杜绝了短路现象,数据传输线路可正常工作,并且,可以向前推动后弹出,不用常规的拔出动作,使用更加方便,具有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插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免拔式两方向均可插入的USB插座。
背景技术
USB是常用的数据传输和弱电传输工具接口,而这种结构有个天然的缺陷,即必须按照规定的方向插入,在生活实践中,有50%的概率会发生差错方向的问题,但是由于工业惯性和设计规范体系,现在替换这种USB接口并不现实。此外,在拔USB插头的时候,很多时候会将安装了USB插口的充电器等部件给拔出,非常不方便。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在不改变现有USB传输标准的条件下,实现无论哪个方向插入,均可实现USB数据线的正确插入的装置,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免拔式两方向均可插入的USB插座,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拔式两方向均可插入的USB插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亟需设计一种在不改变现有USB传输标准的条件下,实现无论哪个方向插入,均可实现USB数据线的正确插入的装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免拔式两方向均可插入的USB插座,包括外壳和内部可移动接触板,所述外壳内壁开设有卡槽,所述内部可移动接触板滑动卡接在外壳的内腔,所述USB插座还包括触点、内板复位弹簧、弹出盒、扭簧、弹出盒弹簧、金属簧片和扭簧槽,所述外壳的内腔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触点;
所述内部可移动接触板的外壁与外壳内的卡槽滑动接触连接;
所述内部可移动接触板上下表面均匀间隔相对固定连接有金属簧片,所述内部可移动接触板上的金属簧片用于为USB插座供电和传输数据;所述金属簧片一端与USB插头接触并设置在内部可移动接触板的一面,另外一端延长到内部可移动接触板的另外一面和所述触点接触连接;
所述内部可移动接触板头部采用尖头设计,当插入USB插头时,所述内部可移动接触板头部的尖头会产生垂直于自身表面的力,将所述内部可移动接触板推到正确位置,与USB插头接通的金属簧片一侧的触点与金属簧片断路连接,与USB插头接通的金属簧片的另外一端与另一侧的触点接触连接;
所述内部可移动接触板内端外壁和外壳内壁通过内板复位弹簧滑动连接;
所述弹出盒滑动插接在外壳内壁和内部可移动接触板外侧之间,所述弹出盒内端上下通过弹出盒弹簧与外壳的内壁凸出部固定连接,所述弹出盒的上表面设置有扭簧槽,所述扭簧通过固定轴安装在外壳内壁上,所述扭簧外端的钩子与扭簧槽内壁滑动贴合实现锁定和解锁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简单的结构,解决了USB插头不管方向均可以插入,反面转换杜绝了短路现象,数据传输线路可正常工作,并且,可以向前推动后弹出,不用常规的拔出动作,使用更加方便,具有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轴测图;
图2为本发明的插口侧立面图;
图3为图2中A-A处剖面图;
图4为图2中B-B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辰慕芸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辰慕芸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36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脸跟踪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脑电控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