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门保护系统的安全触板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63283.X | 申请日: | 2020-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2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 发明(设计)人: | 吴子豪;罗付宏;黄佳春;王茹;柳寅;史科磊;雷学明;张献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微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13/26 | 分类号: | B66B13/26;B66B13/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保护 系统 安全 触板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门保护系统的安全触板装置,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安装支架设置有两组且对称设置在两扇对称设置的轿厢门上;安全触板,安全触板通过至少两组连杆机构转动连接在安装支架上;微动开关,设置于安全触板内表面且开关位置朝向安装支架处设置;连杆机构包括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安全触板和安装支架上的连接杆、一端定位于安装支架上且另一端定位在连接杆上的弹性复位件。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连杆机构将安装支架与安全触板一体化固定,使得在安装时只需安装安装支架到轿厢门上,大大简化了安全触板的机械结构安装工序,同时通过多个阻尼零部件的设置确保了安全触板运行的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制造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门保护系统的安全触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楼层建筑的不断涌现,电梯逐渐得到普及和发展。电梯在给用户带来方便的同时,其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逐渐受到重视。电梯门系统在电梯安全保护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轿门夹人的保护一般通过光幕检测门之间障碍物后提供给门机控制一个反开门操作信号来实现,但是当遇到光幕损坏或火灾烟雾等工况下光幕失效时还是无法避免夹人情况的出现。
公告号为CN205772707U的中国专利《一种电梯的安全触板装置》,公开了一种电梯的安全触板装置,其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轿厢门、设置在轿厢门内侧的安全触板以及设置在轿厢门上的连杆机构和微动组件,连杆机构和微动组件铰接在安全触板上。例如此类的安全触板、连杆机构等部件在安装到轿厢门上时,均需要每个零部件逐步安装到轿厢门上,导致由于零件数量多,重量大安装调整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门保护系统的安全触板装置,具有一体化安装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梯门保护系统的安全触板装置,包括
安装支架,安装支架设置有两组且对称设置在两扇对称设置的轿厢门上;
安全触板,安全触板通过至少两组连杆机构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支架上;
微动开关,设置于安全触板内表面且开关位置朝向所述安装支架处设置;
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安全触板和所述安装支架上的连接杆、一端定位于所述安装支架上且另一端定位在连接杆上的弹性复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全触板通过至少两组的连杆机构固定在安装支架上,实现整个安全触板装置一体化设置。使得当在安装时,只需将安装支架安装到轿厢门上即可,无需将每个零部件逐步安装的到轿厢门上,大大简化了安装工序,降低了安装难度。另一方面连杆机构中的连接杆将安全触板和安装支架实现相对固定,同时弹性复位件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限位安全触板的位置,避免安全触板的自由活动。当安全触板被外物触发时,安全触板发生位移,当微动开关上的开关与安装支架接触时,产生输出信号给电梯系统,进而实现轿厢门的收回,避免出现夹人等现象。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全触板朝向所述安装支架水平设置有第一阻尼件,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杆下端转动连接的第二阻尼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全触板水平设置的第一阻尼件能够有效避免外物外力过大时,安全触板与安装支架之间发生较大的碰撞,避免相互破坏;同时另一方面也能降低在开、关门过程中的噪声。安装支架在连接杆下端设置的第二阻尼件能够缓冲连接杆转动时的冲击力,同样是为了降低安全触板与安装支架之间的碰撞力。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下端通过带有轴承的安装轴与所述安装支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下端通过延伸有延伸杆后与所述第二阻尼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阻尼件下端与所述安装支架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阻尼件上端与连接杆转动连接,下端与安装支架转动连接,能够提供连接杆在安装轴上转动时所需的转动位移,避免发生卡死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微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微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32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