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声型无感风口产品试验样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1569.4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5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郭金成;居发礼;祝根原;雷维;袁儒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润新风(重庆)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谭小容 |
地址: | 401122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声 型无感 风口 产品 试验 样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声型无感风口产品试验样机,包括矩形风箱,矩形风箱内壁上设置有消音棉构成静压箱,在静压箱的前侧安装有进风接管,在静压箱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在静压箱内正对进风接管的位置处,设置能相对进风接管进行远近调节安装的分风板,分风板呈“V”形,“V”形的尖头部朝向进风接管,“V”形的中部开有长条形的过风孔,分风板的高度与静压箱的内腔高度一致;出风口能前后调节安装;使得从进风接管进入静压箱的新风被分风板分成左、中、右三路,再折弯后经出风口送出。避免了在传统模拟试验中需要配备各种不同尺寸规格样机的麻烦,缩短了试验周期,降低了试验成本,能进行各种参数的连续模拟试验,突破了传统模拟试验的局限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风设备试验样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声型无感风口产品的试验样机。
背景技术
新风系统在现代建筑物中的应用越来越多,风口是通风设备室内端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市面上能吊装在房间天花板内的风口很多,但普遍存在的最大缺点就是吹风感明显。而对于使用者来说,最舒适的状态就是:新风量达到输配要求的量,室内还没有吹风感。但是,往往为达到通风量,风口的风速是很高的,而需要确保新风量又要降低风速,只有增大出风面积,但出风面积过大又会造成成本增加,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提高均流效果。为提高均流效果,采用的比较好的结构形式是:在进风接管的末端设置均流挡风板,均流挡风板为圆形,与进风接管的内截面正好匹配,均流挡风板上开有若干直径相同的小圆孔,均流挡风板能转动,安装时根据风量情况选定角度后固定。虽然均流效果好,但风量风压损失很大,且制造成本和工艺要求较高。
另外,现目前对于新风系统的风口,在进行模拟试验时,需要配备各种不同尺寸规格的试验样机,试验周期长,试验成本高,不便于管理;另外,即使配备的试验样机的产品规格很多,也无法进行各种参数的连续模拟试验,其试验结果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拟提供一种消声型无感风口产品试验样机,采用内置分风板替代现有在进风接管的末端设置均流挡风板的结构形式,能根据不同使用场合的需求,通过该试验样机进行试验模拟和参数测量来寻求最佳的设计位置,包括通过调整分风板的位置来调节进风角度,达到均流的良好效果,确保进风分散均匀性更高;通过调整出风口位置,来调节风压和静压,以规避风量分压损失过大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消声型无感风口产品试验样机,包括长盒状的矩形风箱,所述矩形风箱内壁上设置有消音棉构成静压箱,在静压箱的前侧安装有进风接管,在静压箱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在所述静压箱内正对进风接管的位置处,设置能相对进风接管进行远近调节安装的分风板,所述分风板呈“V”形,“V”形的尖头部朝向进风接管,且“V”形的中部开有长条形的过风孔,分风板的高度与静压箱的内腔高度一致;所述出风口能前后调节安装;使得从进风接管进入静压箱的新风被分风板分成左、中、右三路,再折弯后经出风口送出。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静压箱内还设置有两块能左右滑动安装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与静压箱的横截面匹配,用于调节静压箱实际使用时的左右宽度。通过调节板的左右调节,调节出风口的实际使用宽度,从而调节出风面积,使样机的可调参数由两个增加到三个。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出风口的前后宽度可调,实现出风口前后宽度、左右宽度的共同调节,以进一步调节出风面积,使样机的可调参数由三个增加到四个。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矩形风箱包括箱体和盖板,所述盖板的前后宽度大于箱体的前后宽度,所述盖板上设置有长条孔,并在长条孔的其中一长边上设置有向上的竖直翻边,出风挡板安装在盖板上,出风挡板包括三个侧面,这三个侧面与竖直翻边正好围成出风口;
所述盖板上设置有长条形安装孔用于实现在箱体上的前后调节安装,从而调节出风口的前后安装位置;所述出风挡板的底部设置有向外的水平翻边,并在该水平翻边上设置有长条形安装孔用于实现在盖板上的前后调节安装,从而调节出风口的前后宽度。巧妙利用箱体、箱盖和出风挡板的结构实现可调节结构的最简单化,降低制造成本,操作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润新风(重庆)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海润新风(重庆)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15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腿托的新型座椅
- 下一篇: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多模式温度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