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工作速冻库除霜、化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56544.5 | 申请日: | 2020-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8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邱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工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1/06 | 分类号: | F25D21/06;F25D2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徐家升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工作 速冻 除霜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除霜机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连续工作速冻库除霜、化霜装置,包括车体和除霜机构,车体的内部设有热风机、电瓶和回收箱,除霜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板通过通风管与热风机相连通,固定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匀风板,匀风板的右侧均匀开设有通风孔,固定板左侧且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框,限位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水板,导水板顶部的中央开设有导水槽,导水板底部的中央开设有漏水口,漏水口通过导水管与回收箱连通,本发明代替了传统工作人员手持除霜工具进行除霜的工作方式,方便操作,同时能够对冰霜融化后的冰水起到收集作用,避免冰水再次结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霜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连续工作速冻库除霜、化霜装置。
背景技术
速冻库是靠冷风机不断产生冷气,使速冻库内部的温度达到冰点以下,以保证货物储存所需要的低温,但是冷风机一直在冰点以下的环境下工作,冷风机的翅片上就会产生结霜现象,冰霜会逐渐堆积在冷风机的翅片上,导致冷风机上相邻翅片间距变小,从而使出风口变小,出风气流不流畅,流动阻力增大,影响冷风机的出风量,当冷风机翅片上的霜层厚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制冷效率甚至下降到30%以下,导致冷风机运行时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而且会缩短制冷风机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定期对翅片进行除霜,除霜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系统制冷效率、保障库内冻品质量、节约电能、延长冷库系统使用寿命。
传统的除霜工作虽然能将冷风机翅片上的冰霜去除,但是无法对冰霜化成的水进行处理,这些水流到地面上容易造成地面结冰的现象发生,而且工作人员需要手持除霜工具进行除霜,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工作速冻库除霜、化霜装置,具备除霜效率高、除霜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传统除霜过程操作不便的问题。
本发明的连续工作速冻库除霜、化霜装置,包括车体和除霜机构,车体为空心结构,车体的正面铰接有单开门,所述车体内壁顶部和底部之间的中央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左侧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车体内壁底部且靠近隔板右侧的位置处设置有回收箱,所述车体内壁底部且靠近隔板左侧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电瓶,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热风机,所述热风机的出风口处固定连接有通风管,所述热风机与电瓶相电连接,所述车体顶部且靠近右侧的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管道接头,所述管道接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水管,所述除霜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通风管远离热风机的一端绕过固定板的背面并固定连通于固定板左侧的中央,所述固定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匀风板,所述匀风板左侧的中央开设有通风槽,所述匀风板的右侧均匀开设有通风孔,所述固定板左侧且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水板,所述导水板顶部的中央开设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板底部的中央开设有漏水口,所述导水管远离导水管的一端与漏水口相连通,所述导水板底部且靠近左侧的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把手。
本发明的连续工作速冻库除霜、化霜装置,其中限位板的顶部沿水平纵向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部与限位框内壁的顶部相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处于初始状态时,导水板的顶部与限位框的底部相贴合,该结构设置,使得导水板到固定板之间的间距具备可调性,能够适用于各种高度不同的冷风机,增加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
本发明的连续工作速冻库除霜、化霜装置,其中导水槽的底部朝向漏水口处呈倾斜设置,所述导水槽的底部与漏水口的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面,该结构设置,使得冰水沿导水槽能够全部流入回收箱中。
本发明的连续工作速冻库除霜、化霜装置,其中匀风板右侧沿水平纵向等距离固定插接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与通风孔之间呈交错设置,该结构设置,使得热风能够更加集中的吹向冷风机的翅片上,提高了除霜效率。
本发明的连续工作速冻库除霜、化霜装置,其中车体右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扶手,所述车体底部且靠近四角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刹车轮,该结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推动车体在冷冻库中进行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工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工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65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