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向大容差同轴连接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4547.5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6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唐付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付君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24;H01R13/631;H01R24/00;H01R24/5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黎健 |
地址: | 4318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向 大容差 同轴 连接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向大容差同轴连接器,其包括:滑动连接器,其包括有对接槽和中心端子;柔性连接器,其包括中心内导体、绝缘体及圆筒形外导体,中心内导体为一件式管状结构,中心内导体中部开设有复数第一镂空孔,该第一镂空孔之间形成弹簧结构,中心内导体通过弹簧结构可在轴向方向伸缩和径向方向偏摆;圆筒形外导体中部开设有复数第二镂空孔,且第二镂空孔之间形成多层弹性结构,且该圆筒形外导体通过该多层弹性结构可在轴向方向伸缩和径向方向偏摆;当柔性连接器插入滑动连接器的对接槽时,该柔性连接器中的中心内导体及圆筒形外导体均可在轴向方向伸缩和径向方向偏摆,使柔性连接器与滑动连接器形成X、Y、Z三轴方向大容差的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多向大容差同轴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的主要配套领域有交通、通信、网络、IT、医疗、家电等,配套领域产品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及其市场的快速增长,强有力地牵引着连接器技术的发展。到目前为止,连接器已发展成为产品种类齐全、品种规格丰富、结构型式多样、专业方向细分、行业特征明显、标准体系规范的系列化和专业化的产品。
同轴连接器作为连接器的一种,其可用于电路板与电路板、射频模块与射频模块、电路板与射频模块之间的互联。在电子通信行业,出于市场方面的考虑,小型化及成本低廉化显得尤其重要,这促使电子通信产品的模块化程度越来越高。同轴连接器为模块化密集安装的应用场合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可应用在5G大规模矩阵式天线,可以实现小型化高密度的快速装配。
参见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板对板同轴连接器一般包括同轴连接器公头300和同轴连接器母座400,其中,该同轴连接器公头300安装于第一电路板500上,该同轴连接器母座400安装于第二电路板600上,使用时,该同轴连接器公头300与同轴连接器母座400之间采用对插适配器700导通,使第一电路板500与第二电路板600电性连接,达到板对板通讯的目的。同轴连接器公头300与对插适配器700对接时,具有两处接触点,另外,该同轴连接器母座400与对插适配器700对接时,也具有两处接触点,即一共具有四个接触点,以致使结构连接不够可靠,也有可能导致接触区的信号衰减,影响通讯质量,然而,采用上述结构的板对板同轴连接器实现板对板通讯,其零件多,为三件式结构,成本大,结构复杂,且安装也比较复杂,安装效率不高,大规模阵列天线采用多头板对板同轴连接器连接时,上述同轴连接器公头与同轴连接器母座之间对插对准困难,并且难以保证全部同轴连接器公头与同轴连接器母座形成稳定的电性导通,且整体结构部件成本高,工艺成本高,不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向大容差同轴连接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多向大容差同轴连接器包括:滑动连接器,其包括有对接槽和置于该对接槽中的中心端子;柔性连接器,其包括有中心内导体、套设于该中心内导体外围的绝缘体以及设置于该绝缘体外围并与中心内导体同轴设置的圆筒形外导体,其中,该中心内导体为一件式管状结构,该中心内导体中部由外向内开设有复数贯通其内腔的第一镂空孔,且该第一镂空孔之间形成弹簧结构,该中心内导体通过该弹簧结构可在轴向方向伸缩和径向方向偏摆;所述圆筒形外导体中部由外侧面向内开设有复数贯通其内腔的第二镂空孔,且该第二镂空孔之间形成多层弹性结构,且该圆筒形外导体通过该多层弹性结构可在轴向方向伸缩和径向方向偏摆;当柔性连接器插入滑动连接器的对接槽时,该柔性连接器中的中心内导体及圆筒形外导体均可在轴向方向伸缩和径向方向偏摆,使柔性连接器与滑动连接器形成X、Y、Z三轴方向大容差的连接,且该中心内导体与中心端子对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圆筒形外导体外围还套设有用于增加结构强度和起屏蔽作用的外屏蔽壳,该外屏蔽壳罩盖所述圆筒形外导体的第二镂空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付君,未经唐付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45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