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自检式粉尘浓度检测装置及其自检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4190.0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0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杰;刘国庆;吴付祥;张强;焦敏;巫亮;惠立锋;赵政;晏丹;邓勤;曹利波;王俊庭;王宇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53 | 分类号: | G01N21/53;G01N21/15;G01N15/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陈小东 |
地址: | 400039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自检 粉尘 浓度 检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激光检测、颗粒物检测、粉尘检测或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激光自检式粉尘浓度检测装置其自检方法,包括主激光发生器、副激光发生器、激光接收器、散射感光器和本体,主激光发生器的出射激光射入检测室,一部分激光穿过检测室的光达到激光接收器,一部分激光经过检测室内的粉尘散射达到散射感光器,副激光发生器的出射激光达到散射感光器,通过副激光发生器能够检测散射感光器是否被污染,在确定散射感光器被污染后再去清洁从而能够找保证清洁部频繁的同时保证检测准确性,节省清洁的维护成本的保证检测结果,此外,本申请主激光发生器和副激光发生器都共用同一个防尘透镜和发射室,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检测、颗粒物检测、粉尘检测或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激光自检式粉尘浓度检测装置其自检方法。
背景技术
激光粉尘浓度检测装置是利用MIE散射理论对空气中悬浮颗粒进行计数或者质量浓度测量的装置。粉尘浓度检测装置通常包括一个供气流流通的流体流通通道、一个用于产生激光的激光发生器及一个用于感应散射光的激光检测组件。待测气流在流体流通通道中流动,被测气流中的粉尘流过激光检测组件上方时受到激光照射产生散射光,激光检测组件接收到散射光,通过对散射光的分析得到被测气流中粉尘的浓度检测情况。
由于通入的气流中本来就含有粉尘,长时间使用后在激光检测组件和激光发生器的镜片上会有粉尘,激光发生器上的粉尘影响激光强弱,从而影响检测精确性,激光检测组件上的粉尘对精准测量的影响最大,因为其影响激光信号的接收,因此,目前的激光粉尘浓度检测用装置都需要定期清理,如果清理过于频繁成本较高的同时影响生产效率,如果清理频率过低又会影响检测精度,检测不准确,为各类烟气尾气的排放检测带来不便,重则影响大气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针对目前激光粉尘浓度检测装置清理过于频繁造成维护成本高且影响生产效率、清理不及时造成检测不准确的问题,提供一种激光自检式粉尘浓度检测装置及其自检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激光自检式粉尘浓度检测装置,包括主激光发生器、激光接收器、散射感光器和本体,所述本体设置有检测室、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所述检测室分别与所述主激光发生器的光路通道、散射感光器的检测通道、激光接收器的光路通道、进气通道以及出气通道相连通,所述主激光发生器的出射激光射入检测室,一部分激光穿过所述检测室的光达到激光接收器,一部分激光经过检测室内的粉尘散射达到散射感光器;激光自检式粉尘浓度检测装置还包括副激光发生器,所述副激光发生器的出射激光达到所述散射感光器。
作为优选,所述激光自检式粉尘浓度检测装置还包括可移动地设置在本体上的散射透镜,所述散射透镜移动能够移至/移出所述主激光发生器与所述激光接收器之间的激光光路,所述散射透镜移动至所述主激光发生器与所述激光接收器之间的激光光路时,入射所述散射透镜的激光的一部分透过所述散射透镜射向所述激光接收器,一部分经过所述散射透镜反射后射向所述散射感光器。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发射室,所述发射室通过主光孔以及副光孔与所述检测室连通,
主激光发生器出射的激光射入发射室并从主光孔射出进入检测室,副激光发生器出射的激光射入发射室并从副光孔射出进入检测室。
作为优选,发射室内设置防尘透镜,所述主激光发生器和所述副激光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发射室的一端,所述主光孔和所述副光孔设置在所述发射室的另一端,所述防尘透镜设置在所述发射室的两个端部之间从而将所述发射室隔断为两个不连通的腔室。
作为优选,所述散射透镜以能够上下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本体上。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容纳散射透镜的容纳室(242),用于在所述散射透镜移出所述主激光发生器与所述激光接收器之间的激光光路时,容纳所述散射透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41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交箱智能识别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汽车用行人保护结构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