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洗衣机的控制方法及洗衣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3007.5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6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黄展;孙广彬;公涛;王学东;吕艳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33/32 | 分类号: | D06F33/32;D06F10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张则武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洗衣机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洗衣机的控制方法及洗衣机,洗衣机包括盛水桶以及进出水口与盛水桶连通的循环管,循环管上串接有循环泵,洗衣机执行排水程序时,循环泵的排水口与盛水桶的排水口同时打开、向外排水,循环泵的排水口能够将循环泵内的残留水排出至外界,减少或消除循环泵以及循环管内的残留水,减少或避免残留水在冬季低温时在循环泵以及循环管内结冰,降低或消除循环泵以及循环管的损坏;还提供一种洗衣机,包括盛水桶以及进出水口与盛水桶连通的循环管,循环管上串接有循环泵,循环泵上设有排水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洗衣机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洗衣机的控制方法及洗衣机。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洗衣机是一种为了去除衣物、枕具等洗涤物上粘贴的污垢,利用溶解有洗涤剂的水或干净的水的作用,通过洗涤、清洗、脱水等过程对洗涤物进行处理的装置。在现有技术的洗衣机中,其包含有如下几个部分:用于盛放洗涤水的盛水桶;为了向上述盛水桶供给洗涤水而包含有供水管路以及供水阀的供水模块;为了排出上述盛水桶内的污染的洗涤水而包含有循环泵、排水阀以及排水管路的排水模块;以及,为了循环加热盛水桶内洗涤水而包含有循环泵以及循环管的循环加热模块,上述的循环泵以及排水阀串接在排水管路上,排水阀串接在排水管路上游,上述的循环泵串接在循环管上;
现有的使用循环泵加热的洗衣机,循环泵以及排水管路均位于洗衣机外桶底部,但两者在洗衣机外桶底部并不连通,使得洗衣机的排水管路在排水结束后循环泵及加热循环管内会有水残留,残留在循环泵以及循环管内的水在冬季低温下会结冰,使得循环泵以及循环管冻结,造成循环泵加热功能失效,从而损坏循环泵,以及会损伤循环管,使循环管漏水。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一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残留在循环泵以及循环管内的水在冬季低温下会结冰,冻结循环泵以及循环管而导致循环泵以及循环管损坏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洗衣机的控制方法及洗衣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洗衣机的控制方法,洗衣机包括盛水桶以及进出水口与盛水桶连通的循环管,循环管上串接有循环泵,洗衣机执行排水程序时,循环泵的排水口与盛水桶的排水口同时打开、向外排水。
进一步地,洗衣机执行排水程序时,循环泵工作,盛水桶中的部分洗涤水经循环泵抽至循环泵的排水口处外排,部分洗涤水经盛水桶的排水口外排,直至盛水桶内的洗涤水排放至空水位后循环泵停止工作;
优选的,循环泵以间断开启的方式进行工作。
进一步地,洗衣机执行排水程序时,盛水桶内水位低于设定水位后,循环泵再开启,直至盛水桶内洗涤水水位达到空水位后循环泵停止工作。
进一步地,在盛水桶内的洗涤水排放至空水位后,循环泵继续工作一段时间,再关闭循环泵的排水口;
优选的,在盛水桶内的洗涤水排放至空水位后,循环泵以间断开启的方式进行工作一段时间,再关闭循环泵的排水口。
进一步地,盛水桶内洗涤水水位达到空水位后,循环泵的排水口和盛水桶的排水口继续保持开启状态一段时间后再闭合。
进一步地,
S1、洗衣机执行排水程序,盛水桶中的部分洗涤水经循环泵抽至循环泵的排水口处外排,部分洗涤水经盛水桶的排水口外排,执行步骤S2;
S2、判断盛水桶水位是否低于设定水位,若低于设定水位,执行步骤S3;若高于设定水位,继续执行步骤S1;
S3、循环泵开启,盛水桶的排水口以及循环泵的排水口继续向外排水,执行步骤S4;
S4、判断盛水桶内洗涤水水位是否达到空水位,若达到空水位,执行步骤S5;若未达到空水位,继续执行步骤S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30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