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河流水质污染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2950.4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7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范雅双;郑晓林;李雪;郑小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G01N33/18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10 | 代理人: | 夏艳 |
地址: | 311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河流 水质 污染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河流水质污染的方法,属于河流整治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于主流河道与支流河道的汇入处设置支流检测装置,第一水质传感器检测主流河道与支流河道汇入口处的水质参数,并将其结果传输至远程监控平台,当水质合格时,远程监控平台自动控制第一闸门开启、第二闸门关闭,水流汇入主流河道;当水质不合格时,远程监控平台自动控制第一闸门关闭、第二闸门开启,水流汇入排污管;S2、于主流河道的侧旁以间距200‑250m线性设置多组,记录主流河道侧旁投放污染源的图像,予以监管;S、于主流河道内以间距100‑150m线性设置多个第二水质传感器,本发明有效防止河流水质被污染,解决方法科学合理,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流整治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止河流水质污染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进入“九五”以来,我国大规模水污染防治在“三河三湖”淮河、太湖、巢湖、滇池、海河、辽河等重点流域全面展开,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部分河段水质有所改善,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水环境问题比较复杂,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解决水环境问题需要经过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重点流域的水污染问题仍将十分严重。
河流污染主要来源于三方面:
(1)污染物从支流河道汇入,日常生活中工业污水经常从支流河道汇入主流河道,导致主流河道被污染;
(2)人为投放污染源至主流河道;
(3)主流河道缺乏实时检测装置。
上述三方面原因我们不能很好的解决,导致河流污染难以被解决,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放置河流污染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河流水质污染的方法,它有效防止河流水质被污染,解决方法科学合理,实用性强。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河流水质污染系统,包括主流河道和支流河道、支流检测装置、和实时检测装置;
所述支流河道设置有多个,所述支流检测装置设置于主流河道与支流河道的汇入处,且支流检测装置设置有多组;
每组所述支流检测装置包括第一闸门、第一水质传感器、排污管和第二闸门,所述第一闸门设置于主流河道与支流河道汇入口处,所述排污管设置于支流河道的支路,所述第二闸门设置于支流河道与排污管的汇入口处;
所述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均匀设置于主流河道的侧旁,每组所述均包括监控头、第一无线发射模块和远程监控平台,所述第一无线发射模块设置于监控头内,且监控头通过第一无线发射模块与远程监控平台信号连接;
所述实时检测装置包括第二水质传感器和第二无线发射模块,所述第二水质传感器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第二水质传感器设置于主流河道内,多个所述第二水质传感器通过第二无线发射模块与远程监控平台信号连接;
所述支流检测装置与远程监控平台信号连接以实现第一闸门和第二闸门的自动开启和关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多个所述监控头以间距200-250m线性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多个所述第二水质传感器以间距100-150m线性设置。
一种防止河流水质污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未经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29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氧体烧结磁铁和具备其的旋转电机
- 下一篇:一种城市水质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