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甲基)丙烯酸废水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2629.6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3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王跃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46/00 | 分类号: | C08F246/00;C02F1/00;C02F1/30;C02F101/34;C02F103/3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胡东东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 丙烯酸 废水 处理 资源 利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基)丙烯酸废水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甲基)丙烯酸废水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转变成凝胶产物;S2、将所述凝胶产物作为制造保水和吸水材料的基体材料。本发明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方法能耗低、效率高,工艺简单,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将(甲基)丙烯酸废水中的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盐或者丙烯酸盐转化为凝胶形式的聚合物,得到的产物可作为环保、农业、林业等方面的保湿、吸水、防水所需高吸水材料,实现了(甲基)丙烯酸废水的资源化应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甲基)丙烯酸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甲基)丙烯酸废水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甲基)丙烯酸酯类生产中产生的工业废水含有的(甲基)丙烯酸难以生物降解,直接焚烧法的处理成本太高,稀释后排放则对水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因此需要做无害化处理。对于(甲基)丙烯酸类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种,都需要耗时和高运行成本的多步处理。另一方面,这类处理方式没有将废水资源化利用,是资源的浪费。
CN107473456A公布了丙烯酸酯化生产的废水的综合处理方法,至少加入硫醇、四氯化碳、丙醇或丁醇中的一种链转移剂至少两种自由基引发剂,在45-85℃聚合4-9小时,再用钠滤/超滤膜过滤,或者加入有机溶剂析出聚合物,将过滤分离得到的固体作为阻垢剂使用。该处理方法的主要缺点在于,由于(甲基)丙烯酸废水的杂质多,化学处理得到的聚丙烯酸分子量不高,很难从废水中分离。
CN 105129906A公布一种光催化处理丙烯酸酯废水的方法,以过硫酸盐或过氧化氢为引发剂,用波长185-350nm、主波长在254nm的高压汞灯或KrF紫外准分子激光器的光辐射聚合来处理废水,然后用多价金属离子化合物作为沉淀剂使废水的丙烯酸及其盐的聚合物絮凝,再过滤出沉淀物,废水中丙烯酸的去除率大约在77%-88%。该处理方法虽然处理过程得到了很大幅度的简化,但废水中的丙烯酸或其盐仍然没有资源化使用。
CN 108946750A公布了一种以丙烯酸生产废水制备有机膨润土的方法,将废水中的丙烯酸以及乙酸吸收到膨润土中作为改性剂。由于丙烯酸废水的成分复杂,并且含有作为酯化反应的酸性以及金属离子催化剂,它们也容易被吸收到膨润土中,这对有机膨润土的一些应用带来了不确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甲基)丙烯酸废水的处理及其废水资源化应用方法--采用光聚合和/或热聚合将(甲基)丙烯酸废水中的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盐或者丙烯酸盐转化为凝胶形式的聚合物,该处理方法能耗低、效率高,工艺简单,而且该凝胶产物以及经过脱水、干燥和粉碎得到的固体高吸水性树脂,可作为制备吸水、保水的基础材料,以及作为制备环保、农业、林业等方面的保湿、吸水、防水所需的高吸水材料的基础材料,实现(甲基)丙烯酸废水的资源化应用,克服现有(甲基)丙烯酸废水处理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甲基)丙烯酸废水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甲基)丙烯酸废水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转变成凝胶产物;
S2、将所述凝胶产物作为制造保水和吸水材料的基体材料。
以上述方式得到的凝胶(包括凝胶后续经干燥、粉碎、细化等处理后得到的产物)具有高吸水性能,可以作为制备吸水、保水的基体材料,使(甲基)丙烯酸废水得到了资源化应用,克服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
进一步,在本发明中,(甲基)丙烯酸废水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转变成凝胶产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将引发剂、乙烯基单体以及粉剂与(甲基)丙烯酸废水配成溶液;
S1.2、引发溶液聚合得到凝胶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26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