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型皮肤牵张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2429.0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0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汤焘;刘功成;陈挺;潘博涵;李晓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迪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90/00 | 分类号: | A61B9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翰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70 | 代理人: | 张维东;董佳 |
地址: | 201599 上海市金山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型 皮肤 牵张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型皮肤牵张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由两个钩挂单体和智能化程序控制的电动装置组成。本申请公开了两个具体的实施方案。其优点表现在:本申请的皮肤牵张器,设有智能化程序控制的电动装置,代替传统人工操作,实现伤口皮肤自动牵拉、精准控制,从而获得更高效、更安全、更好的手术效果。本申请的皮肤牵张器可使大间距高张力伤(切)口变为小间距低张力伤(切)口,实现直接缝合,达到一期闭合目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型皮肤牵张器。
背景技术
各种原因导致的张力性伤(切)口比较常见,如严重创伤导致的创伤性皮肤缺损、大面积烧伤瘢痕切除整复术后皮肤缺损、体表巨大良(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皮瓣(片)供皮区缺损、慢性难愈性伤口、筋膜室综合症切开减压术后创面、严重开放性骨折内固定术后及慢性骨髓炎皮肤缺损等等。此类伤(切)口由于皮肤缺损多,皮肤张力大,难以直接缝合。
当前,国内外相关领域临床专家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开发了多款旨在拉伸伤(切)口皮肤、降低伤(切)口皮肤张力的手术器械,如TopClosure皮肤牵张闭合器、皮肤牵张器、拉杆式伤口皮肤扩展器等,这些器械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伤(切)口因皮肤张力过大无法一期缝合的问题,但均存在需持续人工手动干预管理、牵拉力度及时间无法精准调控、并发症多(皮肤切割效应、缺血坏死)等不足,既影响了牵拉效果,更制约了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与推广。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型皮肤牵张器。
本申请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型皮肤牵张器,所述智能型皮肤牵张器由钩挂模块、固定模块、驱动模块组成;钩挂模块由第一钩挂单体、第二钩挂单体组成;固定模块由支撑板、固定架组成;驱动模块由电动装置、齿轮、第一牵拉齿条、第二牵拉齿条组成;所述第一钩挂单体和第二钩挂单体的下方设有钩针,所述第一钩挂单体与第二牵拉齿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钩挂单体与第一牵拉齿条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钩挂单体与第一牵拉齿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钩挂单体与第二牵拉齿条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钩挂单体、第二钩挂单体与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通过固定架与电动装置的外壳连接,所述电动装置由微处理器控制,所述电动装置的转子连接齿轮,所述齿轮位于第一牵拉齿条与第二牵拉齿条之间,所述齿轮与第一牵拉齿条、第二牵拉齿条接触,第一牵拉齿条、第二牵拉齿条与齿轮接触的接触面设有齿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钩挂单体、第二钩挂单体的下方连接一排或多排可自由组装的钩针。
进一步地,第一钩挂单体、第二钩挂单体的上方与支撑板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钩挂单体设有与第一牵拉齿条活动连接的连接口,所述第一牵拉齿条的左侧穿过第一钩挂单体的连接口,所述第二钩挂单体设有与第二牵拉齿条活动连接的连接口,所述第二牵拉齿条的右侧穿过第二钩挂单体的连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微处理器内具有预设的控制程序。
进一步地,所述微处理器精准控制电动装置对皮肤组织牵拉力的大小、牵引-松弛时间及其周期、频次,当电动装置牵拉第一钩挂单体、第二钩挂单体相向运动,牵拉力达到预设高值时,电动装置停止运作,并根据预设的牵引-松弛时间自动启停。
一种智能型皮肤牵张器,所述智能型皮肤牵张器由钩挂模块、驱动模块、滑杆模块组成;钩挂模块由第一钩挂单体、第二钩挂单体组成;驱动模块由电动装置、滚轴、轴承和钢丝组成;滑杆模块由第一滑杆、第二滑杆组成;所述第一钩挂单体和第二钩挂单体的下方设有钩针,所述第一钩挂单体分别与第一滑杆、第二滑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钩挂单体分别与第一滑杆、第二滑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杆、第二滑杆的中央处设有与驱动模块滚轴连接的圆孔,所述滚轴两端为轴承,滚轴中间为电动装置,所述电动装置由微处理器控制,所述驱动模块的两端的轴承分别嵌入第一滑杆、第二滑杆的圆孔处,所述驱动模块的滚轴通过钢丝与第一钩挂单体、第二钩挂单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迪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迪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24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