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切割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52100.4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09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婉;储呈余;吴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547 | 分类号: | B26D1/54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康律师事务所 11805 | 代理人: | 梁挥;孟超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割 | ||
一种切割治具,其包括承靠件以及切割线。承靠件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多个通线孔以及至少一承靠表面。下表面相对于上表面,且这些通线孔穿过上表面以及下表面。这些通线孔于上表面各自形成多个第一开口,并于下表面形成至少一第二开口。承靠表面连接于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且下表面上的第二开口邻近承靠表面。切割线包括第一端以及第二端,第一端自第二开口进入这些通线孔的其中之一,并自这些第一开口的其中之一穿出。第二端自第二开口进入这些通线孔的其中之另一,并自多个第一开口的其中之另一穿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加工工具,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切割治具。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发展,平面显示模组的应用已经从电视、电脑荧幕发展至智智能手表、运动手表或潜水表中。上述这些可携式装置需提供较小的显示表面,且外壳、玻璃盖板和显示模组之间的密合度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提供防水、防尘的效果,因此也提升了组装上的困难以及重工的需求。
由于重工时需要将显示模组自外壳以及玻璃盖板移除,且随着外壳、玻璃盖板和显示模组之间的密合度提高,外壳和显示模组之间的空隙也随之变小,进而增加重工的困难。于重工时,若直接施加外力于显示模组以及外壳上,显示模组也容易于重工的过程中损坏。因此,如何提供一个有效的重工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欲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切割治具,其可以应用于显示装置上。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切割治具,其包括承靠件以及切割线。承靠件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多个通线孔以及至少一承靠表面。下表面相对于上表面,且这些通线孔穿过上表面以及下表面。这些通线孔于上表面各自形成多个第一开口,并于下表面形成至少一第二开口。承靠表面连接于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且下表面上的第二开口邻近承靠表面。切割线包括第一端以及第二端,第一端自第二开口进入这些通线孔的其中之一,并自这些第一开口的其中之一穿出。第二端自第二开口进入这些通线孔的其中之另一,并自多个第一开口的其中之另一穿出。
由上述可知,当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切割治具的承靠件承靠于显示装置时,可以藉由穿过这些通线孔的切割线让此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自壳体上的一玻璃盖板分离。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切割治具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切割治具的底视示意图;
图3是根据图1中割面线3绘示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切割治具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承靠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切割治具和显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根据图6中割面线7绘示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切割治具与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切割治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中切割治具的俯视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中切割治具的底视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中切割治具与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切割治具与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又再一实施例中切割治具与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切割治具的剖面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切割治具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21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