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振动感应带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1685.8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6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求实飞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5/06 | 分类号: | F17D5/06;F17D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金亭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振动 感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振动感应带,包括塑料对折膜,在所述塑料对折膜内封固有与其粘接的两芯铠装传感光缆,所述两芯铠装传感光缆呈周期波形布置,峰顶位于所述塑料对折膜的顶部边缘,谷底位于所述塑料对折膜的底部边缘,所述两芯铠装传感光缆的一端通过光纤耦合器与两芯铠装传输光缆连接,在所述两芯铠装传感光缆的另一端设有与其中两芯分别连接的两个光纤法拉第旋转反射镜。本发明将光纤振动感应带包裹在管道上,可以实时监测到管道上任何位置的振动,节省了人力成本,增加了识别准确度和实时性,不仅可以监测管道自身的高压、低压跑水泄漏情况,而且可以监测外部破坏并及时预警进行预防,避免产生更大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装置,特别是一种光纤振动感应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供水管网系统日趋完善,我国供水管道长度每年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与此同时,地下供水管网的漏损问题日益严重。一方面,由于供水管道是压力管道,除了受到供水压力的作用,同时还会受到外界载荷压力的作用,再加上管道受到内部水质以及外部土壤的腐蚀影响,导致管道泄漏事故时有发生。另一方面,路面施工操作不当及恶意破坏等人为原因也会导致管道破裂。管道一旦出现漏损问题,不仅徒然增加了供水量,造成经济的巨大损失,还使珍贵的水资源遭到极大浪费。
目前,自来水供水公司通常采取两种方式对水管漏损问题进行监测及预防:1)针对水管泄漏进行监测:隔一定距离从水管向上伸出一根铁管,利用人工耳听从水管传上来的声音。该方法只能监测高压跑水的情况,对低压跑水的识别率低。而低压跑水长时间未发现最终会导致地面塌陷,产生较高压跑水更大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并且这种监测方式需要有经验的工作人员操作,人力成本高,效率低,无法实时监测泄漏情况。2)预防人为破坏:在水管上方一定距离处埋入一层警示用塑料膜,提醒“下方铺设水管,不能继续挖掘”。该方法针对道路施工误挖掘可以起到一定警示作用,无法阻止蓄意破坏行为,且供水公司无法得到外界破坏的报警反馈。
为了减少资源浪费,降低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有必要研发一种有效方便的用于管道泄漏和外部破坏的监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光纤振动感应带,该感应带能够全方位、实时监测管道泄漏和外部破坏。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纤振动感应带,包括塑料对折膜,在所述塑料对折膜内封固有与其粘接的两芯铠装传感光缆,所述两芯铠装传感光缆呈周期波形布置,所述两芯铠装传感光缆的一端通过光纤耦合器与两芯铠装传输光缆连接,在所述两芯铠装传感光缆的另一端设有与其中两芯分别连接的两个光纤法拉第旋转反射镜。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做了如下改进:
所述两芯铠装传感光缆的顶部位于所述塑料对折膜的顶部边缘,底部位于所述塑料对折膜的底部边缘。
所述两芯铠装传感光缆呈正弦曲线状布置。
所述塑料对折膜是由PE制成的。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将光纤振动感应带包裹在管道上,可以实时监测到管道上任何位置的振动,节省了人力成本,增加了识别准确度和实时性,不仅可以监测管道自身的高压、低压跑水泄漏情况,而且可以监测外部破坏并及时预警进行预防,避免产生更大的损失。并且本发明原理简单,便于制备,适用性广,可以通过更改塑料膜宽度和布缆曲线形状以适应多种不同尺寸类型的管道,也可应用于除自来水管道运输外的其他管道运输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应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塑料对折膜;2、两芯铠装传感光缆;3、两芯铠装传输光缆;4、光纤耦合器;5、光纤法拉第旋转反射镜;6、解调主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求实飞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求实飞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16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