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硒动物饲料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51496.0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56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许世镗;周辉;戴求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诺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20/20 | 分类号: | A23K20/20;A23K10/30;A23K10/37;A23K50/75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肖云 |
地址: | 414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物 饲料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富硒动物饲料,与现有的硒源相比,该富硒动物饲料的硒吸收率、生物活性和安全性更高,有机硒含量高达51%,比亚硒酸钠更容易被转为为低价硒,容易被动物吸收。本发明实施例的富硒动物饲料同时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亲脂性,既可以直接被肠道吸收,又能被组织细胞吸收,因此,总的吸收率很高,以肉鸡对C3H6SeO3的吸收为例,吸收率高达98.3%,显著高于肉鸡对亚硒酸钠27.6%和酵母硒75.2%的吸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饲料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硒动物饲料。
背景技术
硒是动物体必需的微量矿物质元素,被国内外医学界和营养界称为“生命之火种”,在机体抗氧化、抗应激和免疫调节、消除胃肠道炎症、提高畜禽繁殖性能、改善肉品质量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相关调查表明,畜禽养殖业普遍存在硒摄入不足的情况,因此如何安全、合理地为动物补充硒已成为畜禽饲养和营养研究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硒的生物活性表现为可以清除体内氧自由基,特别是清除细胞膜内的氧自由基,从而起到保护细胞膜的作用。氧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氧化性,特别易与细胞膜的卵磷脂中的不饱和长链烷基中的双键发生自由基加成反应,使双键聚合形成网状高分子聚合物,使细胞膜中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被堵死,导致细胞死亡。清除氧自由基的反应是一个氧化反应,硒会被氧化。低价硒才易被氧化,随着硒的价态升高,其与自由基反应的活性降低或完全消失。所以,摄入的硒源在体内能否容易被转化为低价硒,是其是否有生物活性的衡量标准。一些有机态硒如三甲基硒、二甲基硒等尽管具有很高的吸收率,由于它们不能在体内转化为零价硒,因此不具有生物活性(黄开勋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硒的化学、生物化学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309页)。又如依布硒,英文名ebselen,是一种有机硒杂环化合物,因为不能转化为零价硒而缺乏抗癌活性(黄开勋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硒的化学、生物化学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348页)。
硒的生物效果,取决于动物对硒的吸收率,以及硒在动物体内的生物活性。
动物对硒的吸收包括两个过程,先被肠道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被输送到机体的组织器官中。然后被输送到组织器官部位的硒再被细胞吸收。实际情况中,只有溶于水的含硒的小分子才易于被肠道吸收。硒源能否被细胞吸收,主要取决于硒源是否容易通过细胞膜。细胞膜由具有亲水亲脂性的卵磷脂构成,因此,只有具有亲水亲脂性的硒源才容易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现有技术中,添加到饲料中的硒包括无机态硒和有机态硒,无机态硒为亚硒酸钠,有机态硒为酵母硒。亚硒酸钠是强亲水性物质,虽然很易被肠道毛细血管吸收,但是亚硒酸钠同时又是强憎脂性物质,不易穿过细胞膜。不能被组织细胞吸收的亚硒酸钠只好返回到肠道随大便排出体外,或者通过肾随小便排出体外。由于亚硒酸钠生物利用度低、毒性大,目前一些国家已经开始限制或禁止将亚硒酸钠用作动物硒补充剂。酵母硒是通过酵母菌吸收亚硒酸钠将其转化为硒代胱氨酸和硒代蛋氨酸及多糖硒,然而上述转化十分有限,其有机硒含量大约占酵母的0.2%左右(周琼,广州化工,《富硒酵母中有机硒含量测量方法的探究》2017年21期,121~123页)。酵母中有机态硒存在于酵母细胞中,酵母细胞具有坚硬的细胞壁。只有破裂细胞壁,才能释放有机态硒。所以,动物对酵母硒中的有机态硒的吸收率也是很有限的。
综上,目前添加到饲料中的硒存在有机硒含量低、不易吸收的问题,因此,仍需开发一种新的富硒动物饲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富硒动物饲料,本发明实施例的动物富硒饲料,与现有的硒源相比,吸收率、生物活性和安全性更高。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富硒动物饲料,所述富硒动物饲料包括具有化学式为CnH2n+xSeO3的亚硒酸酯,其中n和x各自为0~5的整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富硒动物饲料,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诺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诺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14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