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部肌肉关节伤后用康复训练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50334.5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82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娟;刘希杰;陈祖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娟 |
主分类号: | A63B23/16 | 分类号: | A63B23/16;A63B23/14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王锡洪 |
地址: | 256603 山东省滨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肌肉 关节 伤后用 康复训练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部肌肉关节伤后用康复训练设备,包括垫板、防滑层、指环、缓冲层和拉绳,所述垫板的顶面粘接有防滑层,且垫板的顶面焊接固定有第一支撑架,并且第一支撑架的内部安装有夹板,所述垫板的左端上方设置有指环,且指环的底面焊接固定有连接轴,并且连接轴与垫块相互连接,所述垫块的底面粘接有缓冲层。该手部肌肉关节伤后用康复训练设备,使用者可将手指穿过指环后进行后续的恢复锻炼工作,同时指环可通过连接轴在垫块上进行旋转,并且连接轴的底端为球体结构,便于指环进行不同角度的转动工作,方便使用者手指的连接,同时便于后续手指进行弯曲运转工作,降低指环对手指产生的挤压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康复训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部肌肉关节伤后用康复训练设备。
背景技术
康复训练是指患者通过训练进行进行恢复性锻炼的工作,从而提高患者自身的活动能力,使得患者的身体机能得到恢复,同时根据患者需要进行恢复锻炼的身体部位,其对其进行恢复锻炼的康复训练装置的种类各不相同,其中包括手部肌肉关节伤后用康复训练设备,但是现有的康复训练装置还是存在以下不足:
1、一般使用者可手握一些弹性工具对手指进行恢复锻炼的工作,从而无法有效的对锻炼时产生的力度进行合适的调节,同时患者在手指不便的情况下进行手握工作时,无法对弹性工具进行握紧的,容易使弹性工具发生掉落的现象,且无法同时对手腕进行合适锻炼的工作;
2、使用者通过其它负重装置对手指和手腕进行锻炼的过程中,一般将手指穿过指环进行后续的锻炼工作,但是指环无法根据手指的运动进行合适的角度变化,同时后续负重块的下落容易产生较大的冲击,并且在进行恢复锻炼的过程中无法根据需求对手臂进行合适的定位工作。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手部肌肉关节伤后用康复训练设备,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部肌肉关节伤后用康复训练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康复训练装置,患者在手指不便的情况下进行手握工作时,无法对弹性工具进行握紧的,容易使弹性工具发生掉落的现象,且无法同时对手腕进行合适锻炼的工作,同时进行恢复锻炼的过程中无法根据需求对手臂进行合适的定位工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部肌肉关节伤后用康复训练设备,包括垫板、防滑层、指环、缓冲层和拉绳,所述垫板的顶面粘接有防滑层,且垫板的顶面焊接固定有第一支撑架,并且第一支撑架的内部安装有夹板,所述垫板的左端上方设置有指环,且指环的底面焊接固定有连接轴,并且连接轴与垫块相互连接,所述垫块的底面粘接有缓冲层,且垫块的底面中心固定安装有拉绳,所述拉绳穿过限位环和垫板的底面,且限位环固定安装在垫板的内部,所述限位环的上方设置有定位套筒,且定位套筒安装在固定轴的外表面,并且固定轴与垫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拉绳的底端与顶板的顶面固定连接,且顶板的底面焊接固定有固定杆,并且固定杆的底端与底板的顶面焊接连接,所述底板的顶面中心焊接固定有直轴,且直轴的外侧安装有重块,所述底板的底面中心焊接固定有限位轴,且限位轴贯穿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第二支撑架的内壁焊接连接,且第二支撑架的顶面与垫板的底面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板包括保护层、固定块、滚珠、支撑轴和定位轴,且夹板的底面粘接有保护层,所述夹板的顶面中心焊接固定有固定块,且固定块通过滚珠与支撑轴的底端相互连接,并且支撑轴贯穿第一支撑架的顶端中部,所述夹板的顶面焊接固定有定位轴,且定位轴穿过第一支撑架的顶面。
优选的,所述夹板的侧视为弧形结构,且夹板上对称分布有定位轴,并且定位轴与第一支撑架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轴通过滚珠与固定块构成旋转结构,且支撑轴与第一支撑架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指环通过连接轴与垫块构成旋转结构,且连接轴的底端为球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娟,未经徐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03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