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柱塞输液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48991.6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56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英赛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23/06 | 分类号: | F04B23/06;F04B17/03;F04B49/06;F04B51/00;F04B53/00;F04B53/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王广浩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柱塞 输液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柱塞输液泵系统,其包括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第一泵体设有第一柱塞杆、第一入口阀、第一出口阀,第二泵体设有第二柱塞杆、第二入口阀、第二出口阀;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通过第一凸轮驱动第一柱塞杆,第二电机通过第二凸轮驱动第二柱塞杆;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用于分别识别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的位置;控制器,控制器实时获取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的位置信息,并根据位置信息得到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的状态信息,控制器根据一泵体和第二泵体的状态信息调节第一入口阀、第一出口阀、第二入口阀和第二出口阀的开关,并调节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转速,实现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配合进行匀速排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柱塞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柱塞输液泵系统。
背景技术
在液体输送时,经常会用到双柱塞输液泵,其中一种比较常见的输液泵采用双柱塞,每个柱塞采用一个凸轮驱动柱塞进行往返运动,完成一次吸液体和排液,2个凸轮相位相差180度,由一个电机驱动,带动2个柱塞干交替运行。但由于泵的进出口采用单向阀,单向阀在开启和关闭这个状态下切换时需要一定的时间,造成双柱塞输液泵在输送液体时存在断流的现象,造成输出的液体不平稳,在液相色谱中使用这种泵,由于液体流出的不稳定会造成系统的检测信号不稳定,从而增加了基线噪声,降低了液相色谱仪器的信噪比。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匀速排液的双柱塞输液泵系统。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柱塞输液泵系统,其包括:
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所述第一泵体设有第一柱塞杆、第一入口阀、第一出口阀,所述第二泵体设有第二柱塞杆、第二入口阀、第二出口阀;
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凸轮驱动所述第一柱塞杆,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凸轮驱动所述第二柱塞杆;
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用于分别识别所述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的位置;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实时获取所述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得到所述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的状态信息,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一泵体和第二泵体的状态信息调节所述第一入口阀、第一出口阀、第二入口阀和第二出口阀的开关,并调节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转速,实现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配合进行匀速排液。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的状态信息包括匀速排液、减速排液、吸液并预压缩、加速排液,一个匀速排液、减速排液、吸液并预压缩、加速排液状态组成一个完整周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当其中一泵体处于匀速排液状态时,另一泵体处于吸液并预压缩状态;当其中一泵体处于减速排液状态时,另一泵体处于加速排液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具体的:
当所述第一泵体的状态为匀速排液时,所述控制器通过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泵体完成吸液,吸液后控制所述第二入口阀关闭并对液体进行预压缩;
当所述第一泵体的状态从匀速排液进入减速排液的同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出口阀打开使所述第二泵体进入加速排液状态;
当所述第二泵体的第二出口阀完全打开后,第二泵体即从加速排液状态进入匀速排液状态,所述控制器通过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泵体完成吸液,吸液后控制所述第一入口阀关闭并对液体进行预压缩;
当所述第二泵体的状态从匀速排液进入减速排液的同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出口阀打开使所述第一泵体进入加速排液状态;
当所述第一泵体的第一出口阀完全打开后,第二泵体即从加速排液状态进入匀速排液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吸液并预压缩状态中,所述控制器先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加速旋转进行加速吸液,为预压缩预留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英赛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英赛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89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