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调节功率的声波灭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48376.5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2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罗明帅;李琳;钟鑫;史富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C37/00 | 分类号: | A62C37/00;A62C9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中科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54 | 代理人: | 王培境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调节 功率 声波 灭火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调节功率的声波灭火装置,主控模块产生特定频率和幅值的正弦波模拟电信号;功率放大模块对正弦波模拟电信号进行放大,产生大电流的低频声波电信号,驱动扬声器;扬声器播放低频声波电信号;声腔聚集低频声波;机械臂模块实现声腔的三维旋转;舵机驱动模块驱动机械臂各个关节的运动;远红外火焰传感器检测火势大小;角度位移传感器对机械臂的位移以及角度进行监测;测距模块,用于检测可燃物与声腔之间的距离。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在任意方向进行三维旋转、不能自动调节功率以及不能定向瞄准火源进行有效灭火等不足,实现根据火灾情况,实现自动调整输出功率并对准火焰进行有效灭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灭火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动调节功率的声波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火灾的发生率每年居高不下。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天发生火灾1万多起,造成数百人死亡。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发生火灾约4万起,死亡约2000多人,伤残约3000~4000人,每年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高达20多亿元,其中家庭火灾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60%以上,主要原因是由于大多数家庭未配备灭火设备,或消防手段错误而使得燃烧物在早期不能得到抑制,进而引发大规模火灾。
目前较为常用的灭火器有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产生的化学物质对人体有害,在特殊场合下错误使用可能因化学物质混合而产生爆炸且对电气火灾无效;干粉灭火器不能扑灭金属物火灾,在使用时易被吸入呼吸道,对人体产生不可逆损伤,后期清理困难;二氧化碳灭火器对于存储条件要求较高,在使用时要求环境较为密闭,因此操作人员易发生窒息的危险。
产生燃烧现象应同时具备可燃物、助燃物(氧气)、温度三个有效条件。传统的灭火装置基本以化学物质阻碍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从而打破燃烧的链式反应。
经过检索发现:
授权公告号为CN20539153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智能便携式声波灭火器》,公开了一种智能便携式声波灭火器,包括电源、声波发射筒和电控功能模块;电控功能模块包括MSP430单片机、温度传感器、声波转换模块、声波功率放大器、扬声器和GSM无线通信模块。该实用新型可产生30~60Hz可调频率的正弦波脉冲,变换步长为5Hz。但是该实用新型未能进行输出功率的调整,对于不同面积的火灾适应性较低。
授权公告号为CN20493265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低频声波灭火器》,公开了一种基于STC89C52单片机控制的低频声波灭火器。该实用新型由单片机控制的声波发生器、功率放大器、扬声器、瞄准仪构成。该实用新型采用硬纸筒内贴不锈钢作为瞄准仪,导向性好,重量轻,减弱的腔体对声波的削弱作用,有利于声波及时、准确的传递到火源处,提高了灭火效率,但是该实用新型未对声波发射腔体进行降噪处理,因此在高负荷状态工作时,会产生噪声污染,长期使用将对使用者身体产生不利影响。
公开号为CN105903137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一种低频声波灭火器》,公开了一种由电源、波形发生器、功率放大器、扬声器和声腔构成的一种低频声波灭火器。该发明具有很好的便携性,供电可采用移动电源供电,方便携带进入火场,但是未能实时监测移动电源剩余电量,从而未能方便使用者了解装置使用时间。
公开号为CN110279954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一种功率可调式声波灭火装置》,公开了一种基于STM32F407VET6芯片设计的可调式声波灭火装置。由主控模块、按键模块、蜂鸣器模块、显示模块、功率放大模块、扬声器、声腔、测距模块、导向模块、电源模块和电压/电流采集模块组成。通过编程以按键的方式控制装置输出30W、45W、60W三个功率值,但是不能根据火势大小自动调节功率且不能自动瞄准火源。
目前没有发现同本发明类似技术的说明或报道,也尚未收集到国内外类似的资料。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石油大学,未经西安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83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