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和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48247.6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42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颜丰文;庄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07/77 | 分类号: | C07D307/77;C07D307/91;C07D333/50;C07D345/00;C07D405/04;C07D405/10;C07D405/12;C07D405/14;C07D409/04;C07D409/10;C07D409/12;C07D409/14;C07D4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68 | 代理人: | 仲伯煊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电致发光 材料 器件 | ||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和器件。本发明设计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具有式(A)结构:式(A),或其互变异构体;还描述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应用。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2019年1月21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第16/252,711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全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简称EL)材料和器件,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与过去相比,有机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organic EL)器件,即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器件的使用,越来越受欢迎。对含有所述有机化合物的这类器件的两端,施加驱动电压后,器件会发光。在平板显示器,前面发光、或背面发光等技术领域里,这类有机化合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一种有机化合物,在本文中标示为D1,具有以下结构:
如本文所用,通常而言,论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顶部”,意指离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基板最远的部位,而“底部”意指最靠近基板的部位。在第二层被描述为“在”第一层“上”的情况,指的是,第二层被安置在离基板较远处。不过,除非明文规定第二层“与”第一层“接触”,否则第二层与第一层之间,还是可以存在其它层。举例来说,即使金属电极和基板之间存在多个有机薄膜层,仍可以将金属电极描述为是“在”基板“上”。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一种有机化合物,以下式(A)表示:
或其互变异构体;
其中G1和G2独立表示无取代基或取代基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组:芳族基团、杂芳族基团、芳胺基、杂芳胺基、膦氧化物、和其组合;其中基团A表示多环芳族基团;其中X表示二价桥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组:O、S、Se、NR3、SiR4R5、和其组合;其中R3表示无取代基或取代基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组:烷基、苯基、和其组合;其中R4和R5独立表示无取代基,或独立表示取代基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组:烷基、苯基、吡啶、和其组合;其中R1表示无取代基、单个烷基、或多个烷基;其中m表示0、1、2、3、4、5、6、7或8的整数;其中R2表示无取代基或取代基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组:卤素、具有1至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具有7至30个环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烷基、具有6至30个环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具有3至30个环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和其组合;并且其中G1和G2独立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每个取代基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组:烷基、芳基、苯基、和其组合。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本发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示意图。
图中:10透明电极(ITO基板;阳极) 20空穴注入层 30空穴传输层 40发光层 50空穴阻挡层 60电子传输层 70电子注入层 80金属电极(阴极)
具体实施方式
从当前本领域的有机化合物研发实践来看,受体构件的开发与试验,往往成为新有机化合物研发的突破口。针对受体构件所标定的缺口或特定层,研发具有OLED光电机理作用,可以实际解决技术问题的新有机化合物,既是研发阶段的主要思路与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提出专利申请的关键技术基础。由于上述光电机理的研究方式,已经成为本领域研发有机化合物的关键工作,在确定本申请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时,即不宜脱离本领域的研发实践和客观规律。同样是分析发明构思的过程,如果可以遵循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研发思路,体会发明创设的历程,从本质上把握申请人的技术贡献,会有助于更准确地确定化合物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并且为技术启示的判断打下深厚基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机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82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