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双区块链结构的物联网设备访问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46368.7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15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李轶;樊建峰;杨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9/00 | 分类号: | H04L9/00;H04L9/08;H04L9/40;H04L67/109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714 重庆市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区块 链结 联网 设备 访问 控制 方法 | ||
1.基于双区块链结构的物联网设备访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由基于双区块链结构的物联网设备访问控制系统实现,该系统包括共识区块链模块、局域区块链模块、PKI模块、业务服务模块、物联网设备,所述的共识区块链模块分别与局域区块链模块、PKI模块、业务服务模块相连,所述的业务服务模块与PKI模块相连,所述的局域区块链模块与PKI模块相连,所述的物联网设备与局域区块链模块相连;其中,所述的访问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①,系统初始化:通过PKI模块分别生成共识区块链模块、局域区块链模块、业务服务模块、物联网设备的公钥加密系统的公私钥对;
步骤②,当用户向业务服务模块发出任务请求时,业务服务模块向共识区块链模块广播状态信息查询请求;
步骤③,共识区块链模块验证任务请求的合法性并对任务请求进行共识和打包上链;在共识区块链模块匹配到对应的局域区块链模块以后,共识区块链模块向局域区块链模块转发该任务请求;
步骤④,局域区块链模块通过PKI模块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当身份验证通过后,局域区块链模块对用户的权限进行验证;当权限验证通过后,局域区块链模块指导物联网设备做出相应的响应;
步骤⑤,物联网设备将任务响应数据发送给局域区块链模块;
步骤⑥,局域区块链模块将该任务响应数据打包上链后,经由共识区块链模块合法性验证、共识、打包上链后,转送回复给监听此次任务请求的业务服务模块;该业务服务模块对任务响应数据进行验证后,对该数据进行解码后反馈给用户;
所述的业务服务模块为由带有通信模块和共识区块链轻节点的服务器组成;
所述的共识区块链模块由带有通信模块和共识区块链算法的三个及以上服务器作为共识节点组网而成,包含了合法性配置项;
所述的局域区块链模块为带有通信模块和局域区块链的服务器,包含了物联网设备的权限配置项;
所述的PKI模块为由带有通信模块和服务器、加密机、密码机组成的公钥基础设施;
所述的物联网设备包括带有通信模块的摄像头、各类环境传感器以及各类边缘计算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636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