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高强度磨边轮的刀头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46359.8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8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王祥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高新区纳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0/04 | 分类号: | C22C30/04;B22F1/00;B22F3/02;B22F3/14;C22C30/02;B24D18/00 |
代理公司: | 佛山中贵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1 | 代理人: | 朱林辉 |
地址: | 52623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强度 磨边 刀头 配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高强度磨边轮的刀头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刀头配方包括以下组分和各组分按质量份计的配比范围:低松比Cu粉末14~18份;Fe粉末14~17份;Sn粉末7~9份;CuSn20‑P粉末5~8份;电解Ni4~7份;高熵合金粉末50~55份;高熵合金为AlCoNiCuSi。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料→混料均化→冷压成型→连续活化烧结→打磨→焊接→开刃→检验。其优点是:刀头的烧结温度低,节能环保;刀头的致密度、抗弯强度、硬度提高,磨边轮的锋利度和使用寿命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刀头强度较高,耐磨耐热性好,刀头的把持力较强,降低了消耗,磨削力得到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磨边工具,尤其涉及一种低温高强度磨边轮。
背景技术
磨边轮是一种用于对各类材料表面进行磨削加工处理的辅助工具,其在磨边抛光加工领域中应用广泛。目前市场上的磨边轮的由刀头焊接到钢制基体上构成,普遍采用的刀头配方中,包含组分主要有YF2014、低松比Cu、Fe、Sn、电解Ni、CuSn20-P。
这个配方分别在700℃、730℃、760℃、800℃、820℃的烧结温度下,制作的刀头的致密度分别对应为:93.60%、96.25%、98.88%、99.67%、99.72%。
这个配方分别在700℃、730℃、760℃、800℃的烧结温度下,制作的刀头的抗弯强度分别对应为:523MPa、780MPa、951MPa、1060MPa。
这个配方分别在700℃、730℃、760℃、800℃的烧结温度下,制作的刀头的硬度分别对应为:80.6HRB、84.5HRB、92.3HRB、97.5HRB。
这个配方所制得的建筑陶瓷加工磨边轮为例,其锋利度为12m/min,使用寿命为42h。
在磨边轮所在的技术领域中,致密度、抗弯强度、硬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具有高热硬性的刀头可以使磨边轮在锯切、磨削的过程中刀头在高温下不易发生软化、变形,从而达到提升磨边轮的锋利度和寿命的作用。但是现有技术中,刀头本身强度低,耐磨耐热性差,对刀头的把持力较弱,存在产品消耗过快,磨削力有限,严重限制了其发展。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磨边轮的刀头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的性能更为优异的磨边轮的刀头及其制备方法,其方案如下:
一种低温高强度磨边轮的刀头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和各组分按质量份计的配比范围:
粒度小于300目的低松比Cu粉末,14~18份;
粒度小于400目的Fe粉末,14~17份;
粒度小于300目的Sn粉末,7~9份;
粒度小于400目的CuSn20-P粉末,5~8份;
电解Ni,4~7份;
粒度小于300目的高熵合金粉末,50~55份;
其中,高熵合金为AlCoNiCuSi,AlCoNiCuSi各元素的原子百分比为:
Al,13.45%;
Co,25.16%;
Ni,26.21%;
Cu,27.15%;
Si,8.03%。
关于高熵合金的说明,高熵合金(高熵合金)即多种主元的合金,每种主要元素皆具有较高的原子百分比,主要元素数目n≥5,但其原子百分比皆不超过35%的合金。高熵合金的高熵效应,使其不倾向于形成金属间化合物,而形成简单的固溶体结构;并带来了一系列的优异性能,如高的高温硬度、高耐磨性、高耐腐蚀、高电阻率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高新区纳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肇庆高新区纳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63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