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式气化炉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45307.9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7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万文雷;郭强;徐溢锋;张仪;史亦丰;宋曦明;王琼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河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20 | 分类号: | C10J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21302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气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式气化炉,包括炉体、炉盖,在炉体内中部设置有沿着炉体的高度方向形成竖向布置的内炉膛,加料口加入的碳料落入内炉膛中;内炉膛外周与炉体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的过滤腔室,过滤腔室内放置耐高温过滤材料;以及伸入内炉膛中输送气化剂,使气化剂与碳料产生反应的气化剂分布管道;气化剂与碳料反应产生的煤气向内炉膛四周流散入过滤材料中;炉体外侧部设置有供煤气排出的煤气排出管。碳料从加料口落入内炉膛中,高温气化剂从气化剂分布管道分布在内炉膛的碳料中,反应层产生的煤气通过过滤材料进行除尘,本结构内碳料呈纵向布置在炉膛内,使反应所产生的煤气向四周扩散,增大所产生煤气的散射出去的面积,也加快气化剂与碳料的反应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式气化炉。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气化炉错采用固定式,炉体内底部炉篦,炉篦上方堆积碳料,气化剂从底部向上与碳料形成反应,此种结构方式,碳料横向分布,由于气化剂自下而上与碳料反应,后期的反应效率较低,且炉体内由于横向空间较小,碳料分布较少,反应产出煤气量少。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料纵向分布,产气量较高的移动式气化炉。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移动式气化炉,包括炉体、固定于炉体上方的炉盖,炉盖上设置有向炉体内添加碳料的加料口,在炉体内中部设置有沿着炉体的高度方向形成竖向布置的内炉膛,加料口加入的碳料落入内炉膛中;内炉膛外周与炉体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的过滤腔室,过滤腔室内放置耐高温过滤材料;以及伸入内炉膛中输送气化剂,使气化剂与碳料产生反应的气化剂分布管道;气化剂与碳料反应产生的煤气向内炉膛四周流散入过滤材料中,由过滤材料滤除煤气中的粉尘;炉体外侧部设置有供内炉膛内反应生成的煤气经过过滤材料后,排出炉体的煤气排出管。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内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承板,支承板将炉体内分隔为上部腔室、下部腔室,支承板上方固定设置有筒状的环形隔档,环形隔档处于上部腔室中,下部腔室为锥形的落料腔室;环形隔档的上端向上延伸,下端固定在支承板中部;环形隔档内为内炉膛,环形隔档的外周与炉体内壁之间形成上述环形的过滤腔室;环形隔档上布置有若干供内炉膛内所产生煤气从内炉膛流入到过滤腔室中的流散孔。
进一步地,所述支承板中部开设有落料口,落料口处于内炉膛的下方,落料口内设置有对落料口形成开启或关闭的阀板,阀板通过阀轴转动装配于落料口中,阀轴的一端向外延伸到炉体外部,作为操作阀板转动的操作端。
进一步地,所述气化剂分布管道包括伸入内炉膛中的主管道,主管道延伸到内炉膛底部,在主管道上固定设置有间隔布置的分管道,分管道与主管道形成连通,分管道上布设有分布气孔,在伸入内炉膛内的主管道上布置有主布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分管道与主管道呈倾斜布置,分管道向内炉膛内壁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设置有夹套,夹套内通入冷却介质。
进一步地,所述耐高温过滤材料为放置于过滤腔室中的石英砂。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碳料从加料口落入内炉膛中,高温气化剂从气化剂分布管道分布在内炉膛的碳料中,反应层产生的煤气通过过滤材料进行除尘,本结构内碳料呈纵向布置在炉膛内,一次投料较多,且构成的反应层为纵向,从炉内向外依次为煤层、氧化层、还原层,使反应所产生的煤气向四周扩散,增大所产生煤气的散射出去的面积,也加快气化剂与碳料的反应效率,所得煤气除尘后从炉体侧部的煤气排出管排出,集中收集或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炉体,2为炉盖,3为夹套,4为加料口,5为内炉膛,6为过滤腔室,7为高温过滤材料,8为主管道,9为分管道,10为煤气排出管,11为支承板,12为环形隔档,13为落料腔室,14为落料口,15为阀板,16为阀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河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河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53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