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眩光玻璃及下料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43828.0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2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程凯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凯芬 |
主分类号: | B60J1/00 | 分类号: | B60J1/00;B32B17/06;B32B7/12;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2000 湖南省邵***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眩光 玻璃 方法 | ||
该发明涉及一种防眩光玻璃及下料方法,特别是解决车辆夜间会车防眩光的汽车挡风玻璃和车灯新产品。一种车辆防眩光玻璃,是由二层透明玻璃、二层薄的透明胶、一层偏振光学膜,共5层复合而成。一种车辆防眩光玻璃的下料方法,可以实现偏光挡风玻璃偏光轴bx0°和偏光车灯玻璃偏光轴ax90°安装;其挡风玻璃下料时,挡风玻璃的横向需要与偏振光玻璃的X轴方向成0度。本发明的出现使“一种车辆前挡风和车灯用玻璃”发明专利(ZL200310110572.7)在生产生活中实际运用成为可能,并节省约三分之一的原料,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该发明涉及一种防眩光玻璃及下料方法,特别是解决车辆夜间会车防眩光的汽车挡风玻璃和车灯新产品。
背景技术
目前,交通规则规定:机动车夜间会车时,双方驾驶员必须将各自大灯远光变换为近光灯,同时减速进行会车,以便安全行车。但是,近光行驶会车时,存在着各自车辆前方的视线模糊不清,对障碍物和车辆的相间距离判断不准,且变光、换挡、减速都靠驾驶员操作,比较麻烦。特别是一部分司机职业道德不好,私下将自己大灯的功率增大,不顾他人安全,会车时不变光、不减速。近年来,科研人员针对这些情况设计出一种自动变光和近光增强的装置,以及高档车安装光致变色挡风玻璃。尽管这样,双方灯光还是有些影响驾驶员视线,仍存在会车紧张、装置复杂、造价高、故障多等缺点。
2003年,本人基于原有光学理论——“偏振光被物体反射产生同向偏振光”,研发了“一种车辆前挡风和车灯用玻璃”产品,2006年,被授权发明专利(ZL200310110572.7)。缺点是:它在原理上虽解决了夜间会车时,灯光眩目的问题,但是它基于原有的光学理论,前挡风偏光玻璃和车灯偏光玻璃,只能是同向45°安装,则生产图的偏光挡风玻璃(b)或者所需光学膜只能按与水平方向成45°角度下料排版;由此可知,此方法有两大缺点:一是光学材料浪费太多,利用率只有60%;二是需要的宽度大于挡风玻璃宽度的约一倍,而目前国内外大于1.2米宽的膜还没有成套设备和生产线,导致该发明成果至今无法转化成产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创造一种防眩光玻璃及下料方法。本人针对上述问题,不懈努力研究,探索光学理论,以理论和实践结合,经检测发现——偏振光被物体反射具有还原性的最新光学理论特征。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辆防眩光玻璃,是由二层透明玻璃、二层薄的透明胶、一层偏振光学膜,共5层复合而成; 一层偏振光学膜居中,薄的透明胶粘在偏振光学膜和透明玻璃之间。
也可以在原有挡风玻璃和车灯玻璃上贴一层偏振光学膜,制成防眩光玻璃。
一种车辆防眩光玻璃的下料方法,可以实现偏光挡风玻璃和车灯偏光玻璃的偏光轴45°安装;其挡风玻璃下料时,挡风玻璃的横向需要与偏振光玻璃的X轴方向成45度;
基于最新光学理论技术,也可以实现偏光挡风玻璃偏光轴bx0°和偏光车灯玻璃偏光轴ax90°安装;其挡风玻璃下料时,挡风玻璃的横向需要与偏振光玻璃的X轴方向成0度。
本发明的出现使“一种车辆前挡风和车灯用玻璃”发明专利(ZL200310110572.7)在生产生活中实际运用成为可能,并节省约三分之一的原料,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原光学理论“偏振光被物体反射产生同向偏振光”原理图。
图2是最新光学理论“偏振光被物体反射具有还原性” 原理图。
图3是偏光玻璃P结构图。
图4是车灯偏光玻璃a图。
图5是bx0°挡风玻璃图。
图6是bx45°挡风玻璃图。
图7是bx45°挡风玻璃光学膜下料图。
图8是bx0°挡风玻璃光学膜下料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凯芬,未经程凯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38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破损电线自动修复装置
- 下一篇:SAGD采出液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