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料余热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43359.2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4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润珂;赵翔宇;薛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2 | 分类号: | F28D7/02;F28B9/08;F28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10009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料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料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釜体(1)和物料回收机构(2);所述釜体(1)内设置有多个进料管(3),且进料管(3)上设置有进料口(4)和出料口(5);所述釜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冷媒入口(6)和冷媒出口(7);所述物料回收机构(2)设置在所述出料口(5)的低端。该余热回收装置通过进料管及物料回收机构的特定设置,可实现对高温微细粉料的余热回收,其回收效率高,不仅实现了资源的再次利用,降低了资源损耗,而且解决了简单粗放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料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不足这一问题逐渐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阻碍。因此,合理利用并节约现有的资源是我国将来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据统计,我国工业余热资源总量高达8亿吨煤,占我国总能耗约30%,可见,实现余热有效利用对我国工业节能具体重要意义。
根据余热载体的温度不同,通常将余热资源划分为三种:高温余热(500℃以上)、中温余热(200-500℃)和低温余热(200℃以下)。目前,我国回收利用的余热主要来自高温余热和中温余热,例如,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回料器底灰温度高达950℃以上,除尘器收集的飞灰温度在350℃以上,建材、粉末冶金行业生产过程中经常产生600℃以上高温的粉末微细料,而余热回收设置是对粉末微细物料的余料进行回收利用的一种装置。
但是,现有的余热回收装置简单粗放,不仅无法满足建材、粉末冶金行业中产生的高温微细粉料余热的高效回收,造成余热能源的巨大浪费,还使得大量微细物料被直接排放到室外,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物料余热回收装置,解决现有余热回收装置对高温微细粉料余热回收效率低,造成余热能源的巨大浪费和严重环境污染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物料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包括釜体和物料回收机构;所述釜体内设置有多个进料管,且进料管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釜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所述物料回收机构设置在所述出料口的低端。
电力发电余热粉料通过进料口进入余热回收装置的进料管中,通过釜体侧壁上的冷媒入口注入冷媒介质,釜体内的冷媒介质对余热物料进行换热,换热后的物料通过出料口排放到物料回收机构中,防止大量的微细物料被直接排放到室外,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该余热回收装置对高温微细粉料余热回收效率高,不仅实现了资源的再次利用,而且解决了简单粗放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进一步,所有所述进料管均呈螺旋状,并等距分布在所述釜体的内部。
进料管均呈螺旋状等间距分布在釜体的内部,螺旋状的设计可增加余热物料与冷媒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换热效率,等间距分布设置的方法可保证冷煤与物料接触的的均匀性,防止局部换热效率低及局部冷媒利用率低的问题。
进一步,还包括进料部件,所述进料部件环绕设置在所述釜体的顶端边沿;所述进料部件为上部敞口的圆环形结构,且沿进料口至出料口的方向,所述进料部件的内径递减。
釜体的顶端设置有进料部件,且进料口至出料口的方向,进料部件的内径递减,进料部件的设置可增加物料在釜体在入口端的储存量,避免物料撒落。
进一步,所述釜体上还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釜体的顶端,并与所述釜体的内腔相连通。
釜体的顶端还设置有出气口,出气口与釜体的内腔相连通,这样,换热后的冷媒介质的蒸汽可通过出气口排放,防止釜体内部出现压强过大出现危险。
进一步,还包括蒸汽冷凝机构;所述蒸汽冷凝机构包括连接管、三通接头、冷凝管和水箱,所述三通接头分别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出气口、所述冷凝管和锅炉相连通,所述水箱与所述冷凝管远离所述三通接头的一端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33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显示器的像素单元
- 下一篇:一种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