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境中磁性Fe3 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42042.7 | 申请日: | 2020-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81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刘倩;张庆华;王丁一;陆达伟;江桂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1N27/626 | 分类号: | G01N27/626;G01N1/34;G01N1/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唐曙晖;刘明芳 |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环境 磁性 fe base sub | ||
1.一种大气环境中磁性Fe3O4纳米颗粒分离、提取的循环富集装置进行磁性Fe3O4纳米颗粒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样品瓶(1),所述样品瓶(1)为尖底且底部带有外径为2mm排液管的玻璃瓶;
富集部件(2),所述富集部件(2)通过3D打印而成,包括密闭扣合在一起的上下两部分,所述上部分为尖顶圆柱形,起富集磁性颗粒的作用,并具输入管,所述输入管与所述排液管连通,下部分为底端开口的锥形,起输出溶液作用;
外加磁性件(3),所述外加磁性件(3)置于所述富集部件(2)上部;溶液瓶(4),所述溶液瓶(4)的密封盖分别与蠕动泵(5)和所述富集部件(2)的底端开口连通;
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于石英滤膜采集的PM2.5样品,将所述石英滤膜放于KOH溶液中加热消解,消解后的样品经过超声波分散,将分散后的溶液加入到循环装置的样品瓶(1)中;
2)调节蠕动泵(5)转速,由于蠕动泵(5)向外排气造成的负压作用,将样品瓶(1)中的溶液通过连接管路不断抽入富集部件(2)内部,在所述外加磁性件(3)的吸附作用下,溶液中有磁性的Fe3O4颗粒、γ-Fe2O3颗粒以及单质铁颗粒在磁场作用下被吸附至富集部件(2)顶部,而非磁性颗粒随溶液流入溶液瓶(4)中,将样品瓶(1)中的溶液全部抽吸到溶液瓶(4)中,即为一个富集循环周期;重复以上富集循环,每间隔四个周期,对溶液进行超声分散一次;
3)经过不低于20个周期富集循环后,将2moL/L乙酸溶液放入样品瓶(1)中对富集部件(2)中富集的纳米颗粒进行纯化,经过一个纯化周期后,取下富集部件,去除顶部磁铁,用超纯水将剩余的富集物转移至干净离心管中,即可得到基质简单的Fe3O4磁性纳米颗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将石英滤膜与10moL/L的KOH溶液置于100mL高硼硅玻璃瓶中混合,放置于加热板中以低于100℃的温度加热消解12h,将冷却至室温后的溶液超声30min。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调整蠕动泵转速将溶液流速设置为0.5mL/min,对消解后的溶液进行循环提取,每循环四个周期后,对样品悬浮溶液进行超声分散30min。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添加2moL/L的乙酸溶液,同时设置0.5mL/min的流速,对提取到样品瓶中的固体进行洗涤、纯化,即可去除磁性提取物中的单质铁和γ-Fe2O3杂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加热温度为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204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