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热流体和其在逆流热交换器中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40964.4 | 申请日: | 2011-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58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W.雷切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克马法国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5/04 | 分类号: | C09K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宋莉;詹承斌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热 流体 逆流 热交换器 中的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传热流体和其在逆流热交换器中的用途。本发明涉及三元组合物,其包括二氟甲烷、1,3,3,3‑四氟丙烯和烃衍生的化合物,所述烃衍生的化合物包含至少两个氟原子且具有‑30-‑20℃的沸点,其选自1,1‑二氟乙烷、1,1,1,2‑四氟乙烷和2,3,3,3‑四氟丙烯。该组合物特别适合用作在逆流热交换器存在下的传热流体。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610439926.X、申请日为2011年04月18日、发明名称为“传热流体和其在逆流热交换器中的用途”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在逆流热交换器中使用的传热流体。
背景技术
基于氟烃(fluorocarbon)的流体广泛地用于蒸气-压缩热传输系统,特别是空气调节、热泵、制冷和冷冻装置。这些装置具有的共同特征是它们基于如下的热力学循环:使流体在低压下蒸发(其中流体吸收热量);将经蒸发的流体压缩至高压;使经蒸发的流体在高压下凝结成流体(其中流体放出热量);和膨胀所述流体以完成循环。
蒸气压缩传热系统包含至少两个热交换器,流体在其中一个中蒸发,和在另一个中凝结。热交换器可为顺流(cocurrent)型或逆流(countercurrent)型。
传热流体(其可以是纯的化合物或化合物的混合物)的选择一方面由流体的热力学性质决定且另一方面由另外的限制决定。因此,一个特别重要的标准是考虑的流体对环境的影响。特别地,氯化化合物(氯氟烃和氢氟氯烃)具有破坏臭氧层的缺点。此后,通常优选非氯化化合物,例如氢氟烃、氟醚和氟烯烃而不是它们。
目前使用的传热流体是HFC-134a、R404a(52%的HFC-143a、44%的HFC-125和4%的HFC-134a的三元混合物)、R407c(52%的HFC-134a、25%的HFC-125和23%的HFC-32的三元混合物)和R410a(50%的HFC-32和50%的HFC-125的二元混合物)。
然而,研发具有比上述流体具有更低全球变暖潜势(GWP)且具有相等或改善的性能水平的其它传热流体是必要的。
文献WO 2007/002625描述了各种用途的,且特别作为传热流体的基于氟烯烃,且特别地基于HFO-1234yf或基于HFO-1234ze的组合物。所述文献没有指定所使用的热交换器的类型。
文献WO 2007/126414总体上描述了的各种各样的基于氟烯烃的组合物和这些组合物的各种各样的用途。所述文献没有指定所使用的热交换器的类型。
文献WO 2009/107364、WO 2009/110228和WO 2009/116282描述了这样的制冷装置,在所述制冷装置中所使用的制冷剂是基于HFO-1234yf和基于HFC-32的,任选地用其它化合物如HFC-125补充或替换的混合物。没有指定所使用的热交换器的类型。
文献US 2009/0158771描述了包含HFC-32、HFC-134a和HFO-1243zf的三元混合物在传热应用中的用途。所获得的性能系数低于作为参考的流体即HFC-134a的性能系数。没有指定所使用的热交换器的类型。
文献WO 2009/150763描述了具有逆流热交换器的空调装置,其中传热流体是HFO-1234与HFC-32或HFC-41的混合物。
文献WO 2010/000993描述了包含HFO-1234yf、HFC-32和HFC-134a的三元混合物作为传热流体的用途。所述文献没有指定所使用的热交换器的类型。
文献WO 2010/000994描述了包含HFO-1234yf、HFC-32和HFC-152a的三元混合物作为传热流体的用途。所述文献没有指定所使用的热交换器的类型。
然而,对于研发特别地在使用逆流热交换器的应用中具有相对更低GWP和具有良好能量性能水平的其它传热流体仍存有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克马法国公司,未经阿克马法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09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