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状态监测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40827.0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64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帅健;张银辉;张航;吕志阳;杨大慎;姜红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5/00 | 分类号: | F17D5/00;F17D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周达;刘飞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状态 监测 方法 装置 系统 | ||
1.一种管道状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数据采集仪发送的目标管道的应变数据;
根据所述应变数据和预警阈值,生成状态数据,其中,所述预警阈值根据所述目标管道的许用应变确定,所述许用应变根据所述目标管道的物理属性信息确定;
根据所述状态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管道的失效风险;
其中,所述目标管道的许用应变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其中,[ε]为所述目标管道的许用应变,εcrit为所述目标管道的管材的极限应变,所述极限应变根据所述目标管道的物理属性信息确定,F为所述目标管道的设计系数;
所述极限应变包括极限拉伸应变和极限压缩应变,相应的,所述许用应变包括许用拉伸应变和许用压缩应变;
相应的,所述极限拉伸应变和所述极限压缩应变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其中,为所述极限拉伸应变,为所述极限压缩应变,δ为表观CTOD韧性;λ为屈强比;P为所述目标管道的设计压力;Fy为所述目标管道的有效屈服强度,Es为所述目标管道的管材弹性模量,t为所述目标管道的管道壁厚,ξ为所述目标管道的管道缺陷的长度与管道壁厚的比率,η为所述管道缺陷的深度与壁厚的比率,D为所述目标管道的管道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成状态数据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状态数据,确定是否进行预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阈值包括多个预警阈值;
相应的,根据所述状态数据,确定是否进行预警,包括:
根据所述状态数据,确定预警级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云服务器,其中,所述云服务器用于监测目标管道的管道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数据采集仪发送的目标管道的应变数据,包括:
接收数据采集仪通过移动网络发送的目标管道的应变数据,其中,所述移动网络包括4G移动网络和/或5G移动网络。
6.一种管道状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数据采集仪发送的目标管道的应变数据;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应变数据和预警阈值,生成状态数据,其中,所述预警阈值根据所述目标管道的许用应变确定,所述许用应变根据所述目标管道的物理属性信息确定;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状态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管道的失效风险;
其中,所述目标管道的许用应变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其中,[ε]为所述目标管道的许用应变,εcrit为所述目标管道的管材的极限应变,所述极限应变根据所述目标管道的物理属性信息确定,F为所述目标管道的设计系数;
所述极限应变包括极限拉伸应变和极限压缩应变,相应的,所述许用应变包括许用拉伸应变和许用压缩应变;
相应的,所述极限拉伸应变和所述极限压缩应变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其中,为所述极限拉伸应变,为所述极限压缩应变,δ为表观CTOD韧性;λ为屈强比;P为所述目标管道的设计压力;Fy为所述目标管道的有效屈服强度,Es为所述目标管道的管材弹性模量,t为所述目标管道的管道壁厚,ξ为所述目标管道的管道缺陷的长度与管道壁厚的比率,η为所述管道缺陷的深度与壁厚的比率,D为所述目标管道的管道外径。
7.一种管道状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应变计,安装在目标管道上,用于检测所述目标管道的应变数据;
数据采集仪,与所述多个应变计的线缆连接,以采集所述多个应变计测得的应变数据;
无线传输装置,与所述数据采集仪通信连接,以将所述数据采集仪采集到的应变数据发送至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道状态监测装置;
所述管道状态监测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太阳能供电装置,与所述数据采集仪和所述无线传输装置连接,用于为所述数据采集仪和所述无线传输装置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082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