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性系茶苗组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40112.5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5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松;吴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金寨县金龙玉珠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G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性 系茶苗组培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性系茶苗组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年6‑8月选择母本树枝,对母本树枝的粗壮芽穗进行剪切得到母穗,然后将母穗浸泡于生根营养液(生根营养液为:香蕉泥20‑30g/L、6‑苄基氨基嘌呤0.06‑0.18g/L、芸苔素内酯1.5‑3mg/L、胺鲜酯0.05‑0.1mg/L+MS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待母穗在生根营养液中长出白色幼根,当白色幼根发生相互缠绕之前进行分植(即:将长有白色幼根的单株母穗移植到装满营养基质的营养袋中,营养袋下部开设有用于排水和吸收土壤物质的孔,营养袋采用可降解材料制得),然后在室内恒温放置至第二年进行移植;当第二年3月时,将分植后植株移植于茶园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树繁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性系茶苗组培方法。
背景技术
无性系茶苗是用母本茶树枝条繁育而成,保持良好的母本特征,具有产量高、品质优、发芽整齐、芽叶的发芽期、长势、芽叶大小、色泽、茸毛、节间长短一致等特点,便于采摘加工,有利于茶园管理和提高茶园产量,故近年来无性系茶树繁育组培方式得到广泛的认可。
无性系茶苗组培栽植常规方式是:当年9-10月选择粗壮母本树枝剪切芽穗进行集中扦插育苗,母穗于苗圃中休养并适应土壤,待来年3-4月开始到第三年春季这段时间生长根系,在从母穗扦插到第三年春天期间,苗穗惧寒、惧干、惧水、惧高温、惧虫草、惧肥过剩、惧土壤贫瘠。需冬季覆膜保温,当温度至零下时需覆双层膜保温,若土壤有结冻则结冻后需重新压穗让其和土壤充分接触;苗圃需深挖沟防积水以防苗穗根茎腐烂;需时刻保持苗圃土壤湿润确保苗穗保持足够水分不流失苗穗本身营养,若高温时还需每天两次浇水降温;同时因苗穗根系不发达,肥力过剩的土壤会烧死初生根须,但若过度贫瘠又会导致生长周期变长,故需在次年5-9月期间频繁薄施肥料,既要保证苗穗生长的肥力需要,又不能因肥力过剩导致烧根现象发生;另外由于苗穗初长幼根在次年夏天无法同杂草争夺肥力以及生长空间,需人工勤拔草使其不受侵害,故工序繁琐,消耗人工多、物力大,且成活率低以及生长周期长导致茶园成园慢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无性系茶苗组培方法。
一种无性系茶苗组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第一年6-8月选择母本树枝,对母本树枝的粗壮芽穗进行剪切得到母穗,然后将母穗浸泡于生根营养液中进行生根培养;
S2、待母穗在生根营养液中长出白色幼根,当白色幼根发生相互缠绕之前进行分植,然后在室内恒温放置至第二年进行移植;
S3、当第二年3月室外达到适合茶苗生长气候时,将分植后植株移植于茶园中。
优选地,S1中,生根营养液为:香蕉泥20-30g/L、6-苄基氨基嘌呤0.06-0.18g/L、芸苔素内酯1.5-3mg/L、胺鲜酯0.05-0.1mg/L+MS培养基。
优选地,S1中,生根培养条件如下:光照时间为10-15h/d,光照强度为200-300Lux,环境温度为25-30℃。
优选地,S2中,分植具体操作如下:将长有白色幼根的单株母穗移植到装满营养基质的营养袋中,营养袋下部开设有用于排水和吸收土壤物质的孔,营养袋采用可降解材料制得。
优选地,营养袋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食品级淀粉、尿素搅拌均匀,然后调节温度至80-90℃,加入聚丙烯酸钠、滑石粉继续搅拌,降至室温,螺杆挤出,吹塑,成型得到营养袋。
优选地,螺杆挤出过程中,挤出温度为60-80℃,螺杆转速为100-140r/min,挤出压力为10-11Mpa。
优选地,食品级淀粉、尿素、聚丙烯酸钠、滑石粉的质量比为30-40:1-5:1-2:0.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金寨县金龙玉珠茶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金寨县金龙玉珠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01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促进黄金锦鲤增重和提高免疫力的饲料
- 下一篇:生物型复配疫苗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