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清中5种脂溶性维生素的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38359.3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8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成晓亮;李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品生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G01N30/06 |
代理公司: | 镇江基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6 | 代理人: | 张敏 |
地址: | 210043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色谱 串联 质谱法 检测 血清 种脂溶性 维生素 试剂盒 | ||
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清中5种脂溶性维生素的试剂盒,所述的维生素包括VA、VD2、VD3、VE和VK1;所述试剂盒包括如下试剂分别包括电解质浓缩液A、电解质浓缩液B、标准品母液、内标液、萃取液和质控品QC(L)、QC(M)、QC(H);本发明试剂盒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准确且前处理过程较简单,6min之内可完成化合物的分离和检测,基质效应与精密度基本满足要求,可用于临床上血清中VA、VD2、VD3、VE和VK1的定量分析,为临床上维生素缺乏的健康评估提供一种可靠的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析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清中5种脂溶性维生素的试剂盒。
背景技术
维生素(Vitamin)是维持人和动物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这类物质必须从食物中获得,在人类的生长发育和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机体缺乏维生素会引起各种代谢障碍,甚至引发疾病,这类疾病被统称为维生素缺乏症。维生素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两大类,本专利中涉及到的维生素为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1。
维生素A在视网膜的功能(适应昏暗的光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上皮组织生长和分化、骨骼生长、生殖和胚胎发育所必需的。维生素A与某些类胡萝卜素一起增强免疫功能。眼睛和皮肤的退行性变化在维生素A缺乏症中很常见。严重或长期缺乏会导致干眼症、角膜溃疡、瘢痕和失明,摄入不足还可能导致免疫力低下。过量的维生素A是有毒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皮肤干燥、唇裂、舌炎、呕吐、脱发、骨质疏松和疼痛、高钙血症、淋巴结肿大、高脂血症、闭经,以及颅内压增高、乳头水肿的大脑假瘤的特征。伴有门脉高压的肝纤维化也可能发生。孕妇服用维生素A过量可能会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如自然流产,颅面畸形,和心脏瓣膜疾病。维生素D在体内的主要存在形式为25-OH维生素D,其中25-OHVD2和25-OHVD3与健康密切相关,缺乏维生素D可能会引起儿童佝偻病,还可能会影响机体的神经、肌肉、造血及免疫等组织器官的功能。维生素E又被称为生育酚,作为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保护所有细胞生物膜中不饱和脂肪的完整性,保护视黄醇(维生素A)不受氧化破坏。维生素E可以促进内皮细胞中前列环素的形成,并抑制血栓细胞中血栓烷类的形成,从而减少血栓细胞在内皮细胞表面的聚集。儿童缺乏维生素E可导致可逆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病。维生素K1又称为凝血维生素,包括K1、K2、K3、K4等几种形式,该专利中检测的为维生素K1,维生素K1在体内功能主要是促进凝血、生血,同时促进身体对钙、糖的吸收。
目前,国内外有关血清和血浆中各种维生素的测定方法报道很多,测定维生素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常见的方法有:层析法、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在众多的方法中,液相色谱法或液相串联质谱法为测定维生素的首选方法,以往方法存在前处理复杂、干扰因素多、特异性差、分析时间长、灵敏度不高、定性定量准确性差且重现性较差的问题,迄今为止,尚未见到一种能够同时检测血液中多种脂溶性维生素的有效方法及试剂盒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清中5种脂溶性维生素的试剂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清中5种脂溶性维生素的试剂盒,所述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VA)、25-羟基维生素D2(VD2)、25-羟基维生素D3(VD3)、维生素E(VE)、维生素K1(VK1);
所述试剂盒包括如下试剂:
电解质浓缩液A:甲酸水溶液;
电解质浓缩液B:甲酸铵水溶液;
标准品母液:含VA、VD2、VD3、VE和VK1的甲醇溶液;
内标液:含有VA、VD2、VD3、VE和VK1对应内标的甲醇溶液;
萃取液:甲基叔丁基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品生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品生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83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