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虚拟智能医疗平台的医学影像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38169.1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1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于金明;钱俊超;穆向魁;王琳琳;卢洁;贺树萌;李彦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金明 |
主分类号: | G16H30/40 | 分类号: | G16H30/40;G16H30/20;G06T19/00;G06T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250117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虚拟 智能 医疗 平台 医学影像 系统 | ||
本公开涉及一种基于虚拟智能医疗平台的医学影像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患者数据,以及用于解析所述患者数据得到患者影像数据;数据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对所述患者影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模,生成对应的虚拟全息影像数据;数据交互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端的影像数据获取请求,向所述用户端提供对应于所述请求的虚拟全息影像数据;显示单元,包括混合现实设备,用于显示所述虚拟全息影像数据对应的虚拟全息影像。利用本公开各实施例,可以节省肿瘤诊疗的成本,提高影像信息的观察效果。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虚拟智能医疗平台的医学影像系统。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在我国居民死因中位居第一位。放疗是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是一种局部治疗手段,可以通过提高肿瘤照射剂量来提高局部肿瘤控制率。而在肿瘤的诊疗过程中,各种影像设备必不可少,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CT、核磁共振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PET-CT、正电子发射核磁共振PET-MRI、X射线等影像设备等,都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可视化信息。
但是,由于在肿瘤诊疗的过程中,很多影像在各阶段(放疗前诊断、模拟定位、摆位、疗程中疗效评估和方案修改、随访及疗效评价)都会用到,就会造成很多影像检查会多次进行,增加影像检查的成本。另外,由于在放射治疗中,上述各种设备对应的各种影像都需要用到,就需要在放射治疗室内设置各种影像设备,占用较大的面积,导致放射治疗的成本增加。其次,由于现有的影像设备的影像信息不够直观,观察的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智能医疗平台的医学影像系统,以节省肿瘤诊疗的成本,提高影像信息的观察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智能医疗平台的医学影像系统,应用于放射治疗,所述系统包括:
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患者数据,以及用于解析所述患者数据得到患者影像数据;
数据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对所述患者影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模,生成对应的虚拟全息影像数据;
数据交互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端的影像数据获取请求,向所述用户端提供对应于所述请求的虚拟全息影像数据;
显示单元,包括混合现实设备,用于显示所述虚拟全息影像数据对应的虚拟全息影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还被配置为结构化存储所述患者数据包含的患者影像数据,为所述患者影像数据与对应的患者识别信息建立关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数据应用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患者影像数据和所述患者识别信息,生成相应的放射治疗计划提醒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获取单元与DICOM网络对接,被配置为从所述DICOM网络获取所述患者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影像数据获取请求包括现实场景信息,所述数据交互单元进一步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现实场景信息,确定现实场景中特征点的位置;
将所述虚拟全息影像数据匹配到所述特征点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现实场景信息,确定现实场景中特征点的位置包括:
从所述现实场景信息中获取所述特征点对应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标识信息确定现实场景中所述特征点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现实场景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终端获取的一个或多个现实场景画面,所述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现实场景中设置的标识码,对应的,所述从所述现实场景中获取所述特征点对应的标识信息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金明,未经于金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81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