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热分支井恒温差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37029.2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71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林铁军;包骁敏;于浩;梁豪;张强;吴继伟;王涛;刘朕;陈豪;曹金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G4/00 | 分类号: | F03G4/00;H02N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宋红宾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热 分支 恒温 发电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热分支井恒温差发电系统,包括主井筒套管,主井筒套管贯穿上覆地层、高温地热岩层;主井筒套管侧壁上分布有多个分支井,主井筒套管内设有主井筒集输电缆;每个分支井内设有恒温差发电筒组,恒温差发电筒组通过接线分支井公接头、主井筒电缆母接头与主井筒集输电缆连接;主井筒集输电缆底部设有卡紧机构,卡紧机构座封在主井筒套管内壁上,使主井筒集输电缆处于拉直状态;顶部与地面集电送电控制中心连接;地面集电送电控制中心与外输电网联网。本发明设计简单、可行,采用分支井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地热资源的利用,提供稳定的电能供给,且每个分支井段互不影响,实现井下热电发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热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热分支井恒温差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地球内部储藏着巨大热能,约为全球油气资源能量的5万余倍。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日渐短缺,地热资源作为一种储量巨大、无污染、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符合现代化工业社会的需求,对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新能源开发和研究的热点。
地热资源的首要开发利用方式为钻井。随着钻探设备能力、地热开发深度和广度的不断发展,地热井钻探深度一般达千米以上,很多地区钻探三四千米才能得到品位较高的地热资源,建设成本较大。
地热发电是地热利用的最重要方式。地热发电的方式主要为蒸汽型地热发电和热水型地热发电两大类,蒸汽型地热发电方式简单,但干蒸汽地热资源十分有限,热水型地热发电需要耗费更多的电能,且投资较大。近年来温差发电材料制造技术和工艺不断提高,热电发电技术逐渐兴起。温差发电材料是利用塞贝克效应原理进行发电,当在由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组成的热电发电单元的两侧施加不同温度时,在热电发电单元之间就会产生电动势,从而将热能直接转换为电能。温差发电材料发电过程中,随着温差的增大,温差发电装置的输出功率随之增大。一般来讲,地热能热流体或热源温度相对稳定,所以增大温差最好的方式是降低温差发电装置冷端面温度。
申请号为201610496310.6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地层自身冷源型干热岩热电发电系统,热电发电模块与裸露的干热岩储层接触的部分为高温热端,井下热电发电模块直接与井筒接触的部分为低温冷端,井下热电发电模块、正极导线、地面负载和负极导线依次连接形成闭合电路。此发明不会额外占用地面面积,但发电能力和发电效率不高。
申请号为201810524089.X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U型管换热闭式循环井下热电发电系统,冷流体在井下分流器作用下,一部分冷流体被分流进入油套环空流动通道,该部分冷流体在上升过程中温度会逐渐升高;另一部分冷流体继续向下流动进入U型管换热器中,吸收地层热流体所传递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变成循环热流体流出地面。热电发电模块在温度差的作用下产生电能,并通过驳接线缆将电能输入电能外输模块。此发明能实现提供稳定的电能供给,但通过水冷的方式增大温差需要耗费更多的电能,且投资较大。
申请号为201810524090.2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双井闭式循环井下热电发电系统及方法,该系统不会影响产出流体的后续利用,但需要同时钻穿相同地层的A井筒和B井筒,开发成本较大,且只能利用中低温地热资源,地热资源利用率不太高。
为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充分利用地热资源,消耗电能小,发电效率高,提供稳定的电能供给的地热发电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地热多分支井恒温差发电系统,本发明设计不需要注入流体作为温差发电的冷端面,直接通过一种恒温差发电系统使发电效率提高,采用螺旋发布的多分支井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地热资源的利用,减少开发井数,降低开发成本,提供稳定的电能供给,设计简单、可行,在现场操作也很简单、方便,占地面积也很适宜。
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地热分支井恒温差发电系统,包括主井筒套管,主井筒套管贯穿上覆地层、高温地热岩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70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