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石墨烯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35369.1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47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魏健;张锦俊;闵洁;张培林;庞中海;武建军;刘伟凯;纪永良;雷涛;张彦举;吕星薄;霍有;徐保国;孟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20 | 分类号: | C01B32/20;C01B32/215;C01B32/198;C01B32/05;C01B33/02;C09C1/48;H01M4/38;H01M4/587;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太原荣信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9 | 代理人: | 杨凯;连慧敏 |
地址: | 037002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石墨 烯硅碳 复合 负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氧化石墨烯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碾磨:将粉料分别利用球磨机进行碾磨,碾磨时间为15-30h,速度为400-800r/min,并在50~100℃下干燥,其粒径过筛进行筛分;
S2、混粉:将粉料混合均匀,采用湿混机械法,即粉料在混料机中以液体为介质进行混合;液态介质为乙醇;
S3、酸洗:将混粉料与酸性溶液混合,得到酸洗物,混粉料与酸性溶液的质量比为1:(3-5),酸性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95%~98%;混合时间为20min~30min,氧化反应的温度为室温;所述酸性溶液为盐酸溶液或硫酸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
S4、插层:在上述酸洗物中加入氧化剂,进行氧化插层反应,形成氧化插层物;其中氧化剂为硝酸溶液,酸洗物与硝酸溶液的质量比为1:3~1:8,硝酸溶液中硝酸的质量分数为50%~70%;时间为70min~100min,插层反应的温度小于70℃;
S5、水洗:上述氧化插层物进行水洗至pH值为6~7;
S6、膨胀:将上述水洗物在惰性气体下采用石墨膨化炉进行制备;首先进料,通过进料口投入到炉膛中,进料口的温度为室温;其次膨胀,炉膛的膨胀温度为700-1000℃;最后出料,出料口温度为50℃,然后在出料口处收集得到膨胀石墨材料;温度控制在±5℃;惰性气体为氮气和氩气的混合气体,所述氮气和氩气的体积比为95:5~90:10;
S7、一次石墨化提纯:将经膨胀后物料在艾奇逊炉中,以2500~2800℃温度进行石墨化处理192-240h,进行一次石墨化提纯;
S8、包覆:将符合要求的上述一次提纯料和包覆料中温沥青置于浸渍罐中,在250-650℃的温度和压力7-12KPa下进行浸渍8-15h,获得混合材料;
S9、挤出:将混合材料经过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所需颗粒;
S10、炭化:将挤出料置于密闭的炉中进行炭化,炭化时可通氮气或氩气;其升温过程为:在120-370℃时,升温速率为2.5℃/h、100h;在370-570℃时,升温速率为3.5℃/h、57h;在570-870℃时,升温速率为4℃/h、75h;在870-1200℃时,升温速率为3℃/h、110h,停止焙烧后保持24h后自然降温至室温出炉;
S11、二次石墨化提纯:将炭化后的混合材料置于石墨化炉中进行石墨化提纯,时间为450-500小时,石墨化的最高温度为2800-3200℃;
S12、脉冲:将最后提纯后的材料经过激光脉冲加工成为所需粒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石墨烯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粒度D50为0.05-0.3μm,灰分≤0.10%,首次放电容量达360mAh/g以上,首次效率大于95%,压实比达1.7g/cm3,循环寿命500次容量保持在88%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石墨烯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为氧化石墨烯粉、单晶硅粉、沥青焦粉、特种石墨粉、导电炭黑,包覆料为中温煤沥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石墨烯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氧化石墨烯粉的纯度99.9%,粒径为400目;所述粉料单晶硅粉粒径为450目;所述粉料沥青焦粉的真密度≥2.13/cm3,灰分≤0.25%、含硫量≤0.3%、挥发份≤0.5%;粒径为500目;所述粉料特种石墨粉的体积密度为1.80g/cm3,电阻率≤8μΩm,抗折强度≥30Mpa,抗压强度≥60Mpa,粒径为550目;所述粉料导电炭黑的纯度99%,粒径为600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石墨烯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料中温煤沥青的软化点为83-90℃,结焦值为≥48%,灰分≤0.20%,甲苯不溶物≤0.5%,喹啉不溶物≤0.20%,挥发份60-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536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