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医疗废弃物收集的溯源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33986.8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5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枝安;张雄健;郑枫涛;杨仰堡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生活环境无害化处理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智远创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619 | 代理人: | 李丽丽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医疗 废弃物 收集 溯源 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医疗废弃物收集的溯源管理方法,该管理方法基于的系统架构包括有医疗废弃物管理系统及交互设备,交互设备包括有二维码和用于扫描二维码的扫描枪;管理过程包括有两种途径,第一种途径针对医院方已做好溯源收集的医疗废弃物,第二种途径针对医院方的原始医疗废弃物。本发明以智能化医疗废弃物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同时结合二维码和扫描枪作为交互设备,由二维码承载医疗废弃物的各种信息,如经手人员信息、医废产生时间、医废类型、医废重量及产生科室等,经系统收集后由自动联网上传到平台数据库,如此即可实现医废数据溯源可查且不可篡改,数据汇总统计全面直观,还能提升医废收、储、运效率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废弃物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实现医疗废弃物回收溯源的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医疗废弃物属于特殊垃圾种类,不作为普通的垃圾进行投放,传统一般是采用人工进行行政管理,收集管理、调度管理、运输管理等整个流程都是采用人工管理的方式。目前,也有人发明了一些基于互联网或物联网的医疗废弃物管理系统,对一些回收流程实现智能化联网管理。另外,根据相关规定以及监管部门卫健委的要求,医废从产生源头必须有台账记录并且流程清晰可查,然而,目前的医废管理系统及方法并没有提供流程健全、管理操作方便、无需人工手动记录并手动移交医废信息记录的可行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汇总统计全面直观、医废数据溯源可查不可篡改、管理操作方便的应用于医疗废弃物收集的溯源管理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医疗废弃物收集的溯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管理方法基于的系统架构包括有医疗废弃物管理系统及交互设备,交互设备包括有二维码和用于扫描二维码的扫描枪;
管理过程包括有两种途径,第一种途径针对医院方已做好溯源收集的医疗废弃物,第二种途径针对医院方的原始医疗废弃物;
第一种途径,开启医疗废弃物管理系统后,由医废处理方的清运人员刷卡直接进入系统界面,选择部分清运或全部清运;选择部分清运后使用扫描枪扫描待清运医疗废弃物上贴的二维码,实现医废信息进入管理系统,然后由医废处理方交付确认,再由医院方交付确认后即结束;选择全部清运后即清运走全部的医疗废弃物,包括设备称重和管辖范围内的全部医废,并通过设备本身的信息实现医废信息进入管理系统,然后由医废处理方交付确认,再由医院方交付确认后即结束;
第二种途径,原始医疗废弃物交付给医院方操作人员后开启医疗废弃物管理系统,刷卡后进入可选择的类别界面;对医疗废弃物进行称重、打印载有医废信息的二维码,并将二维码贴在医疗废弃物上;完成所有医疗废弃物称重后进入清运程序,由医废处理方的清运人员刷卡进入管理界面,然后按第一种途径的选择部分清运或全部清运开始重复处理程序。
所述二维码载有的医废信息包括有经手人信息、医废产生时间、医废类型、医废重量及产生科室等。
该管理方法基于的系统架构还包括有医疗废弃物收集柜,通过第二种途径收集医疗废弃物时由医院方的操作人员将贴有二维码的医疗废弃物置于医疗废弃物收集柜中。
该管理方法基于的系统架构还包括有医疗废弃物收集推车,由医废处理方的清运人员将医疗废弃物收集柜中的医疗废弃物装入收集推车中转移至医废运输车辆中进行清运。
本发明以智能化医疗废弃物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同时结合二维码和扫描枪作为交互设备,由二维码承载医疗废弃物的各种信息,如经手人员信息、医废产生时间、医废类型、医废重量及产生科室等,经系统收集后由自动联网上传到平台数据库,如此即可实现医废数据溯源可查且不可篡改,数据汇总统计全面直观,还能提升医废收、储、运效率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本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管理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生活环境无害化处理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生活环境无害化处理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39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