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判大坝廊道混凝土开裂的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30064.1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1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荣;张春生;郭传科;王锋;何明杰;张伟狄;彭育;张石;任超;郑晓红;赵程;李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9/08 | 分类号: | G01N19/08;G01B7/16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坝 廊道 混凝土 开裂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水利水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判大坝廊道混凝土开裂的监测方法。本发明通过在大坝廊道的顶拱和拱肩分别设置钢筋计及单向应变计,在肉眼观察到混凝土裂缝前,可以及时发现混凝土应变及钢筋应力的变化情况,在可能产生裂缝或裂缝产生的早期,及时发现裂缝的变化情况,及时分析裂缝产生的相关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防止裂缝产生或将裂缝预控到最小规模。本发明所提供的监测方法对后续工程的建设有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利水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判大坝廊道混凝土开裂的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大坝混凝土廊道因结构受力复杂(廊道受力有限元计算结果如图1所示)、且混凝土施工质量难控制等多种因素,在廊道(尤其顶拱)产生裂缝是较易发生的现象,特别是在高混凝土坝中,如图2所示的某大坝廊道裂缝。廊道裂缝的产生,轻则影响外观,重则影响大坝结构受力、危及工程安全。因此,大坝廊道裂缝一直是困扰水利水电设计工程师的一个难题。
针对大坝廊道混凝土开裂问题,传统的监控方式是在施工期人工巡视检查发现,由于廊道顶拱一般较高,且廊道养护等施工干扰大,肉眼的辨识度较低,发现裂缝的及时性较差;裂缝产生后,裂缝开合度的发展情况经常是定性判断或者采用简易的监测手段实现,精度低且规律性较差。裂缝发生的具体时间往往难以确定,给后续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带来困难,而且传统的廊道顶拱裂缝的监测方式及时性差、精度低、成果规律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判大坝廊道混凝土开裂的监测方法。
为此,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预判大坝廊道混凝土开裂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判大坝廊道混凝土开裂的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大坝廊道正顶拱以及左右拱肩各布置1支钢筋计以及1支单向应变计,所述钢筋计焊接在内层环向钢筋上,所述单向应变计埋设于钢筋计所焊接的内层钢筋附近的混凝土内;
(2)钢筋计和单向应变计的电缆沿着钢筋引至大坝廊道侧壁的穿线管并引出至监测仪器上;
(3)在大坝廊道上部混凝土浇筑时,及时对钢筋计和单向应变计进行观测,混凝土浇筑初期,每隔4小时观测一次,直至混凝土水化反应达到最高温度;以后每天观测一次,持续一旬;以后每旬观测三次,连续观测1个月;此后每周观测一次;
(4)每次监测仪器测度后,将原始量换算成所需的监测物理量,绘制过程曲线,判断观测值有无异常;
(5)通过分析数据以及过程曲线,当钢筋计以及应变计的测量值发生突变,也即是钢筋计的相邻两次测量值大于10 MPa,应变计的相邻两次测量值大于50微应变,或者持续几期观测值明显增大,预判该大坝廊道可能产生裂缝。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发明还可以采用或者组合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将焊接钢筋计的内层钢筋的高度适当提高,以在大坝廊道内高度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保证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钢筋计在焊接时,用湿润土工布将钢筋计两端包裹住。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单向应变计距离与其平行的左右两根环向钢筋的距离为10 cm。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设置钢筋计的拱肩为30~45度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00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