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网络标识的方法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29979.0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5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阮航;马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H04L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刘伟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网络 标识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网络标识的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确定第一网络的网络标识在终端上的显示方式;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网络标识在所述终端上的显示方式;其中,所述网络设备是第二网络中的设备。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第二网络中的网络设备选择并通知终端第一网络的标识在终端上的显示方式,避免网络的标识在终端上的显示方式与网络要求的标识显示方式不匹配的情况,进一步地,通过对终端空闲态测量进行优化,例如基于事件触发网络测量,并自适应选择测量周期和/或测量平滑次数,可以大幅降低测量带来的终端功耗,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网络标识的方法及设 备。
背景技术
从第一代移动通信终端出现以来,网络标识、信号强度一直是手机屏幕上 关键的显示信息之一,网络标识用于指示当前提供服务的运营商网络,用户可 以直观了解。对于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second generation,2G)/第三代移动 通信技术(3rd-generation3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fourth generation,4G) 网络标识显示,由于2G、3G、4G都是独立组网,终端显示方法比较简单明 了,例如终端驻留或接入到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 GPRS)、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 Evolution,EDGE)、3G(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 /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2000/时分同步码分多址 (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 4G(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频分双工(TimeDivision Duplexing,TDD))网络时,在 主屏状态栏上分别显示G、E、3G、4G标识,且在数据连接激活和非激活状 态下有明显区别,当终端在进行数据上传或下载时会高亮显示上行或下行箭头 图标。对于4G终端,支持载波聚合的终端在添加辅载波后网络标识显示为 “4G+”标识。
第三代移动通信伙伴项目(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针 对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5G)新空口(New Radio,NR)组网 定义了两种方案,分别是独立组网(Standalone,SA)和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NSA)。其中,非独立组网是指由4G独立部署控制面(4G 承载控制信令),5G和4G共同部署用户面(5G和4G承载用户面数据)或者 5G独立部署用户面(仅5G承载用户面数据),而独立组网则是指5G独立部 署控制面和用户面(5G独立承载控制信令和用户面数据)。
对于5G SA组网,可以同2G/3G/4G网络标识显示方法,终端空闲态在 5G上驻留,即显示5G标识,但对于5G NSA组网,终端空闲态实质在4G上 驻留,仅在连接态建立4G+5G双连接后才使用5G服务,可能出现终端错误 显示5G标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网络标识的方法及设备,解决终端错误显示网 络标识的问题。
依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网络标识的方法,应用于网络 设备,包括:
确定第一网络的网络标识在终端上的显示方式;
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网络标识 在所述终端上的显示方式;
其中,所述网络设备是第二网络中的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99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