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交互式数据完整性审计方法、公平付费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28100.0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94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皓;秦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21/64 | 分类号: | G06F21/64;G06F21/60;G06Q40/04;G06Q20/2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琳 |
地址: | 250358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互式 数据 完整性 审计 方法 公平 付费 系统 | ||
1.一种非交互式数据完整性审计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终端执行密钥生成算法和标签生成算法,生成与数据文件相对应的密钥和数据标签,并将数据文件、密钥和数据标签一起发送到云存储服务终端;
云存储服务终端执行证明生成算法,输出数据完整性证明给数据验证端,所述数据验证端执行验证算法,对数据完整性进行验证;
所述密钥生成算法,具体为:
(a-1)令G和GT为p阶双线性群,p为素数,g为群G的生成元,存在双线性映射e:G×G→GT;
(a-2)选取两个哈希函数H(·):{0,1}*→G、h(·):GT→Zp,其中,H(﹒)和h(﹒)是选取的哈希函数;
(a-3)选取伪随机函数F(·):{0,1}*→[1,n];
(a-4)调用标准数字签名方案,生成公私钥对(spk,ssk);
(a-5)在集合{1,2,..,p-1}中随机选择随机数x,在群G中随机选择元素u,计算v←gx;
(a-6)公钥pk为(spk,g,u,v,e,H(·),h(·),F(·)),私钥sk为(ssk,x);
所述证明生成算法,具体为:
(c-1)根据预设证明难度以及数据文件的块数n,确定常数c;
(c-2)获取系统的当前状态信息τ;
(c-3)对于i∈{1,2,...,c},计算si←F(τ||i);
(c-4)令I={s1,s2,...,sc}是包含c个元素的多重集合,即I允许包含重复的元素;
(c-5)对于所有的j∈I,计算vj←h(τ||j);
(c-6)计算计算
(c-7)在{1,2,…,p-1}中随机选取随机数s,计算T=e(u,v)s,计算μ=s+γμ',其中γ=h(T)∈Zp;
(c-8)输出∑={μ,σ,T,τ,c}作为数据完整性证明发送给验证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交互式数据完整性审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签生成算法,具体为:
(b-1)将数据文件f编码为f={mi}1≤i≤n,其中mi∈Zp;
(b-2)第一终端随机选择name←Zp作为数据文件f的编号;
(b-3)对i∈{1,2,...,n},计算认证元其中Wi=name||i,令ψ={σi}1≤i≤n;
(b-4)调用标准的数字签名算法Sig,对name签名,得到Sigssk(name);
(b-5)令t=name||Sigssk(name)作为数据文件f的标识符;
(b-6)将数据文件f和相应的数据标签Φ=(ψ,t)上传至云存储服务终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交互式数据完整性审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算法具体为:
(d-1)验证状态信息τ的真实性,如果验证失败,则算法终止,否则计算I={F(τ||1),F(τ||2),...,F(τ||c)};
(d-2)对所有的j∈I,计算{vj=h(τ||j)}j∈I,{h(Nj)}j∈I,并计算γ={h(T)};
(d-3)判断等式是否成立,若成立输出1,否则输出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师范大学,未经山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810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