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烹饪器具的锅体结构及烹饪器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26729.1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7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夏鹏;陈伟;程志斌;李振合;王俊;陈礼昌;安卉;刘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86 | 分类号: | A47J27/086;A47J27/09;A47J27/5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安志娇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烹饪 器具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的锅体结构及烹饪器具,烹饪器具的锅体结构包括:锅体,形成有容置腔;内锅,设于容置腔中;导风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接头结构和至少一个风道结构,风道结构设于内锅与锅体之间,接头结构具有至少两个,且至少一个为进风结构,至少一个为出风结构,进风结构、出风结构均与风道结构连通;吹风装置,与进风结构连通。通过吹风装置向进风结构内吹风,进而使流动的气体依次由进风结构进入风道结构,并由出风结构排出。由于流动气体在风道结构中会对内锅进行降温,从而可以快速降低内锅中的压力,实现不需要打开限压阀也可以实现快速泄压,既可以有效避免溢锅,又可以缩短泄压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的锅体结构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烹饪器具如电压力锅,采用的是高压状态烹饪食物,这样煮出的食物口感更好、烹饪时间也更短。但是,电压力锅在高压下将食物煮熟后,如果打开限压阀泄压,会出现食物溢锅的现象,如果不打开限压阀而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泄压,会导致泄压时间很长,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或者出现溢锅或者泄压时间较长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可以避免出现溢锅同时缩短泄压时间的烹饪器具的锅体结构及烹饪器具。
本发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的锅体结构,包括:
锅体,形成有容置腔;
内锅,设于所述容置腔中;
导风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接头结构和至少一个风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设于所述内锅与所述锅体之间,所述接头结构中,至少一个为进风结构,至少一个为出风结构,所述进风结构、出风结构均与所述风道结构连通;
吹风装置,与所述进风结构连通。
所述进风结构远离所述风道结构的一端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容置腔连通,并与所述吹风装置对应设置;所述出风结构远离所述风道结构的一端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容置腔连通。
所述导风结构设于所述内锅上。
所述导风结构与所述内锅固定连接。
所述进风结构和所述出风结构在所述锅体上相对设置。
所述风道结构包括本体和风道;所述风道设于所述本体朝向所述内锅的一侧上,并与所述进风结构、所述出风结构分别连通。
所述风道包括至少一个流体通道。
所述风道包括多个流体通道,且多个所述流体通道连所述内锅的轴向并排分布。
各个所述流体通道均与所述进风结构、所述出风结构连通。
所述流体通道为成型于所述本体上的凹槽。
所述风道结构具有两个,且两个所述风道结构相对应的一端通过所述进风结构可拆卸连接,相对应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出风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进风结构、所述出风结构和两个所述风道结构共同连接成适于套设于所述内锅外的环状导风环。
所述导风环与所述内锅贴合接触。
所述接头结构包括:
连接部,形成有与所述风道结构连通的槽体,所述槽体的槽底成型有流通孔;
管道部,与所述连接部背向所述内锅的一侧连接,且与所述流通孔连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上述的烹饪器具的锅体结构。
所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67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可变电液气门系统
- 下一篇:一种离子型稀土矿废水处理装置及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