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药组分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25876.7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6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戴龙勇;王文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轩豪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4 | 分类号: | A61K36/904;A61P11/00 |
代理公司: | 南昌佳诚专利事务所 36117 | 代理人: | 闵蓉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慢性 阻塞 疾病 中药 组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药组分,包含苦荬菜、黄芩、娑罗子、北沙参、瓜蒌、太子参、百部、枇杷叶、川贝母、白及、崖姜。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药组分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杀虫的功效,用于治疗稳定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加快病灶吸收和症状缓解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药组分。
背景技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它以持续存在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主要表现,其主要原因是有毒颗粒或气体导致的气道和肺泡异常。其患病率高、死亡率高,经济负担重,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已经成为全世界重点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COPD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呼吸道症状加重程度超过其日常变异范围并导致了其治疗方案的改变。稳定期患者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近年来的病理研究表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黏液分泌紊乱和清除障碍是COPD 咳嗽发病的内在机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有临床主张术后使用氧气驱动氨溴索雾化吸入,其药理作用在于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及气道液体分泌,使痰中的黏多糖蛋白纤维断裂,促进黏痰溶解,显著降低痰粘度,增强支气管黏膜纤毛运动,促进痰液排出。但是由于氨溴索仅仅为化痰药,并无镇咳效果,患者不能短期内获得疗效,导致治疗信心丧失或者自己盲目寻求镇咳药物,而使用镇咳药物,则会因为抑制咳嗽反射而导致支气管分泌物滞留,引发肺通气不足,甚至肺段不张,进而发生肺部感染。因此,需要寻求一种既可以缓解COPD稳定期咳嗽症状,减少患者痛苦,又能够不会增加肺部感染发生率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药组分,包含苦荬菜、黄芩、娑罗子、北沙参、瓜蒌、太子参、百部、枇杷叶、川贝母、白及、崖姜。
进一步地,所述组分按重量份数计为:苦荬菜100份,黄芩10~16份,娑罗子1~7份,北沙参1~4份,瓜蒌1~3份,太子参1~3份,百部2~6份,枇杷叶1~3份,川贝母1~3份,白及2~6份,崖姜1~2份。
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药的熬制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 按上述重量份数将各组分混合,混合物置于容器内,将容器密封并向容器内充入空气至容器内气压≥1.8个标准大气压,保压1h以上,然后将容器内的气体抽出,将气压迅速下降至0.1个标准大气压以下,保压20min以上;
(2) 保压结束后平衡容器内外气压,将混合物取出,加水煎煮30~40min,过滤收取滤液,滤渣继续加水煎煮30~40min,过滤,混合两次滤液;减压浓缩,灭菌,获得所述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药。
进一步地,向容器内充入的空气湿度保持在50%~60%,将容器内的气体抽出,在10s内将气压迅速下降至0.1个标准大气压以下。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第一次加水煎煮的料液质量比混合物/水=1:6~8;第二次加水煎煮的料液质量比滤渣/水=1:4~5,减压浓缩至未浓缩前体积的1/5~1/4。
其中所述的:苦荬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临床应用:主要用于肺痈、乳痈、疖肿、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等。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临床应用:1、用于湿温暑湿,黄疸泻痢,热淋涩痛;2、用于肺热咳嗽;3、用于热病烦渴,寒热往来;4、用于咽喉肿痛,痈肿疮毒;5、用于血热出血证;6、用于胎动不安。
娑罗子,理气宽中,和胃止痛。用于胸腹胀闷,胃脘疼痛。临床应用:1、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能迅速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增加呼吸流速峰值;2、胸闷胁痛、脘腹胀痛,妇女经前乳房胀痛。本品既能疏肝解郁以行滞,又能理气宽中以和胃。治疗肝胃气滞之胸闷胁痛、脘腹胀痛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轩豪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轩豪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58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