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整信号源5G通信中D2D通信技术用接收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25688.4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4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谢永宁;赖丽君;李志护;谢剑嘉;林涵;张晓晶;林燕红;谢瑞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浪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24 | 分类号: | H01Q1/24;H01Q1/36;H01Q1/52;H01Q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219 浙江省湖州市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整 信号源 通信 d2d 技术 接收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整信号源5G通信中D2D通信技术用接收器,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固定底座、控制面板、接收线、信号扩强装置。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点面增强结构,在进行调节接收线方向时,扩大天线接收信号的截面面积使其呈点面结构状,以将外部呈圆状接收的信号汇集到接收线上,实现信号源接收信号的良好性,从而避免出现有其在调节信号时,呈单一方向移动接收信号不佳,进而需要接有多根天线较为繁琐,利用防干扰机构对接收线表面附着的游离状固化电离子做全方面的捋动脱落作用,防止接收线外围游离的电离子对其电频产生磁波干扰作用,同时在吸附弧环的配合作用下,将脱落的固化电离子做进一步的吸附处理,以避免再次游离附着在接收线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5G通信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可调整信号源5G通信中D2D通信技术用接收器。
背景技术
随着5G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逐步的加强,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办公具有高效的帮助。在通信系统以及网络中,为了提高5G应用的更高效,以及网络容量的扩大,通常采用D2D技术进行通信链路的建立。而5G信号在接收至终端设备时,其需要通过接收器进行信号源的接收,在现有的信号接收器中,其在信号不佳需要加强信号接收强度时,传统的方法为在接收器上增加若干根接收天线,以此加强信号的接收,随着接收天线的增加,导致接收器表面因荷载较大且接收线相互之间易产生磕碰状,从而加大了使用成本以及出现反向效果;
与此同时,接收线长期暴露于空气中,其空气中含有的较为轻的游离固化电离子则会直接附着在其表面,并在自身的特性作用下对信号源接收信号时产生磁干扰作用,使得终端设备出现有雪花或断片的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整信号源5G通信中D2D通信技术用接收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在信号不佳需要加强信号接收强度时,传统的方法为在接收器上增加若干根接收天线,以此加强信号的接收,随着接收天线的增加,导致接收器表面因荷载较大且接收线相互之间易产生磕碰状,从而加大了使用成本以及出现反向效果,与此同时,接收线长期暴露于空气中,其空气中含有的较为轻的游离固化电离子则会直接附着在其表面,并在自身的特性作用下对信号源接收信号时产生磁干扰作用,使得终端设备出现有雪花或断片的效果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调整信号源5G通信中D2D通信技术用接收器,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固定底座、控制面板、接收线、信号扩强装置,所述固定底座安装于设备主体下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控制面板镶嵌于设备主体前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接收线设于设备主体后表面右侧并电连接,所述信号扩强装置设于接收线外表面并通过扣合相连接,所述信号扩强装置包括点面增强结构、防干扰机构、扣合环,所述防干扰机构安装于点面增强结构下表面内部且于接收线外侧相贴合,所述扣合环安装于防干扰机构下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点面增强结构包括固定套、活动钮、扩杆、推盘、限位弹簧,所述扩杆共设有十根且分别其上端分别通过活动钮呈均匀等距状与固定套相连接,所述扩杆下端与推盘通过扣合相连接,所述推盘安装于固定套下方并通过限位弹簧与接收线相连接,有利于实现有效的调整信号接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扩杆其内部设有与接收线相连接的电缆,所述扩杆外部材料与接收线一致,有利于实现增强信号接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推盘表面设有十个扣合槽且呈均匀等距状安装,所述扣合槽与扩杆通过扣合相连接,所述推盘外侧表面设有挡环且为一体化结构,有利于实现在调节接收线的同时,扩大其界面接收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浪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州浪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56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波导谐振腔的太赫兹频率测量结构及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对接装置